“给我三亿,我就上交!”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里,挖出一副铜象棋,一共有32枚棋子。专家经过鉴定之后,发现价值连城,让他上交给博物馆,但农民宁死不同意,文物部门只好上门要“宝物”。 1982年,江西省安义县长埠乡的农民龚声汉正在自己家里建新房,需要挖地基。当挖到约一米深时,他的铁锹突然碰到了一个硬物。 龚声汉赶紧清理掉上面的泥土,露出了一个绿灰色的铜质盒子。 他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挖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32颗铜制的棋子。这些棋子造型生动,每个都刻有楷书字样。 原来,这竟是一副完整的古代铜质象棋! 龚声汉激动万分,他看到盒子旁边还有一张发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 龚声汉没能认真看,只想着这套古董的价值肯定不菲。 于是他胡乱将那张黄纸扔在一旁,偷偷将铜象棋搬回了家,藏在箱子里。他打算日后找机会卖掉这件宝贝,心想能换来一大笔钱。 这个乡村农民完全没意识到,他发现的这套古代铜质象棋,极有可能是某古墓的随葬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龚声汉发现古代铜质象棋后,这个消息很快在本地村里和周边地区传开了。许多文物机构和私人收藏家都来找龚声汉,想要收购这套珍贵的文物。 其中不乏条件优渥的高价收购。但是龚声汉心中的价格门槛却非常高,他坚持这套铜象棋必须卖到3亿元以上,否则他是绝不会松口的。 在这期间,一位资深的文物保护专家也找到了龚声汉。这位专家首先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向龚声汉详细解释了这套铜象棋的历史价值以及正确的保护方式。 同时他还讲述了文物作为国之瑰宝应该公众共享,私人藏匿隐瞒并高价转卖是不道德且违法的。他慎重地劝导龚声汉,应该主动联系文物部门,无偿上交这批珍贵的国家文物。 而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应当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最终,在这位专家的耐心启发下,龚声汉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无条件将铜象棋上交给有关部门。 在文物部门收到这套铜质古象棋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过科学仪器检测和文物专家细致研究,确认这套铜象棋来源于北宋时期,极有可能出自当时的宋徽宗皇帝之手。 据史书记载,宋徽宗是一个痴迷于棋艺的皇帝。为了寻找强棋手与之对弈,他在宫廷中设立了“棋待诏”这一新的官职。 这套铜质古象棋很可能就是当年宫廷中的“棋待诏”所使用的。 它记录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场景,对研究北宋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如果没有农民龚声汉的无私奉献,这件国宝级的文物很可能流失于私人收藏,无法对公众开放。 而现在,这副北宋象棋已经完好无损地被珍藏在博物馆中,成为了见证历史的珍贵宝藏,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往事。 每一颗棋子都如同一块沉睡的历史印记,让人们可以窥见古代智慧的光芒。 龚声汉的行为也受到了各界的一致赞扬。在地方上,老百姓争相将他视为村中名人,称赞他有高尚的道德和责任感。文物部门也给予了他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 文明需要每一个普通人的守护与传承。我们感谢像龚声汉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了国家的文化瑰宝。
“给我三亿,我就上交!”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里,挖出一副铜象棋,一共有32枚棋
红色的史纪
2024-02-07 15:03:59
1
阅读:813
杏田家居张宏理
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