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身高1.9米的王小波在家中猝死,妻子李银河把他送去火化,焚尸炉却突然出现了故障,火化师傅按了几下开关,机器也没反应,后来,他对旁边的人说:“这位先生,请你帮个忙,你的东西我不要了。” 回首王小波离世前后的事,直到现在也让人们所津津乐道。 那一年,王小波的新书正在赶进度,但他的心情却十分压抑。李银河在国外出差,王小波一个人在家里度过了一个冬天。他开始酗酒,整夜难眠。 那天深夜,王小波再一次醉倒在书桌前。梦中他看见李银河远去的背影,伸手想拉住她,却只抓住一团虚无。他猛然惊醒,大叫一声,撞在了墙上。 第二天,王小波醒来时已经过了中午。他头昏脑胀,提不起精神工作。想给编辑打电话,话筒却只发出忙音。他机械地在打印纸上涂写,两页空白的传真便这样发送出去。 到了晚上,王小波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他知道自己的心脏有问题,最近显现的症状更让他意识到时日无多。放下酒杯,他静静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当晚他再一次倒下,撞在墙角。剧烈的胸痛让他发出了惨叫,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挣扎着抓挠墙面。最终,在绝望中,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第二天,邻居发现了王小波的尸体。一个文学巨匠就这样消失了,留下最后一份空白的遗言。 送别王小波的灵车开向火葬场,李银河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视线。按照当地的传统,火化前工人会得到一包烟,以祝安息。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意外的困难。 在推着王小波入炉的时候,火化炉发生了故障,无法点火。工人查看后表示无法进行火化。 李银河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惊。她突然想起,王小波生前最心血的著作《黄金时代》还未出版。也许他正不舍自己的心血,抗拒着火化。 于是李银河立即找来最新印好的《黄金时代》初版,轻轻放在王小波胸前。她低声对他说:“你的书印出来了,你可以放心了。”然后点点头,示意重新开始火化程序。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火葬炉工作正常,很快王小波的遗体也火化完成。 看着袅袅上升的烟,李银河突然有种感觉,王小波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他在生命最后一刻,完成了一个作家最想完成的心愿。 王小波离世时,他的代表作《黄金时代》刚刚问世,未受到广泛关注。但这部小说很快就凭借其独特视角和智慧,在文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黄金时代》以讽刺幽默的笔法,描绘了一个荒诞乖谬的社会。王小波用夸张手法批判当代中国的种种弊病,挑战传统伦理观念,展现出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随后,王小波的另两部小说《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也面世。它们与《黄金时代》合称“时代三部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 三部曲犀利揭示人性的丑恶与腐朽,挣脱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展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学景观。 在王小波逝世多年后,“时代三部曲”终于得到无数读者们的欣赏与赞誉。它影响着几代读者,启发他们反思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意义。 而王小波的小说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遍及世界,成为打开中国大陆文学之门的一把钥匙。 尽管王小波生前未能完全看到自己作品的价值,但他留给后人的智慧与精神财富,将继续闪耀文坛,感染更多读者。这代表着一个作家的不朽。
1997年,身高1.9米的王小波在家中猝死,妻子李银河把他送去火化,焚尸炉却突然
红色的史纪
2024-02-15 11:05:17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