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读通鉴#明朝的皇帝,被权臣宦竖蒙蔽,不是因为弱,而是因为蠢。他不像汉朝的

评论员王攀 2024-02-16 23:56:14

#王攀读通鉴# 明朝的皇帝,被权臣宦竖蒙蔽,不是因为弱,而是因为蠢。他不像汉朝的一些皇帝,面对权臣外戚宦竖,要么弱,要么小,没办法。明朝的那些权臣宦竖,最终都是皇帝把他们给拿下来的,但为啥却长期被他们玩于股掌之间呢?因为他们太蠢,好大喜功,只喜欢听顺耳的,不喜欢听逆耳的。于是,那些权臣宦竖,就拣好的听,遇到不好的就欺上瞒下。而那些说真话、实话的,因为不好听,说出来刺耳,结果都被下狱的下狱,廷杖的廷杖,贬官的贬官。大奸臣严嵩父子俩例子最为明显。嘉靖朝几十年,基本上被他俩一手遮天。最后是怎么倒台的?也很戏剧性!严嵩八十多岁,他老婆也八十多岁,老婆死了,需要奔丧,于是让儿子严世蕃办理——其实严世蕃也没有去办理,而是让孙子去办理的。但名义上,严世蕃得请丧假,不能给严嵩随时参谋。可八十岁的严嵩,全凭儿子揣摩嘉靖帝朱厚熜的意思。他们父子俩是这样分工的:严世蕃精力好,能迅速把文书看完,而且也能精准揣摩上意;严世蕃把这些告诉父亲严嵩,严嵩呢,记性好,就把这些按照朱厚熜的意思给出票拟——阁臣替皇上拟旨。原本父子配合很好,但严世蕃请丧假了,而且纸醉金迷玩的也顾不上,以至于严嵩让人送过去文书,也不能及时给答案。这严嵩面对朱厚熜的询问,就答的不对路,于是朱厚熜心生不满,由此不信任严嵩,并很快把他父子二人干掉——看到老大不信任了,那其他人那还不趁机把他二人罄竹难书的坏事都弄出来?你看,是不是很能说明问题!是的,明朝的皇帝在权臣面前不是弱,而是太蠢了,蠢到害人害己、误国误民!

0 阅读:53
评论员王攀

评论员王攀

资深媒体人 节目主持人 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