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前的张灵甫,粟裕们最大苦主! 解放战争时的华中解放区,分为苏中、苏北、淮

白梦评过去 2024-02-19 00:09:51

孟良崮前的张灵甫,粟裕们最大苦主! 解放战争时的华中解放区,分为苏中、苏北、淮南与淮北四片。1946年6月,张灵甫整编74师征战淮南,与其他国军快速拿下解放区后,8月北上淮北,再与桂系钢七军等,东进直捣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 作为主力军的74师,不愧国军“天下第一师”,攻势凌厉,锐不可挡,9月19日拿下了淮阴,创下国军首克解放区首府记录,继而三天后,再取淮安。好家伙,两淮在手,等于在华中解放区“黑虎掏心”了,军事与政治影响力杠杠的,张灵甫大功一件。 那在这次两淮保卫战中,主客观原因都有吧,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主力都未及时赶来,而粟裕也只在淮阴城将破时才到,难挽大局之下只好撤退。粟张第一仗,就这样结束,但也不能说粟裕败了,因为两淮当时属于山野战区,后者统帅责任要更大一些。 不过,之后华野主力来了,与山野也并肩作战了,且由粟裕实际担纲后,依然未去收复两淮,也说明面对74师的强大,粟裕还是慎之又慎,不会轻易出手的。 好了,接着往下看。拿下两淮后,张灵甫又挥师东进,攻打涟水城,这一连接山东与华中两大解放区的枢纽。10月下旬一番激战,因为粟裕带着华野主力前来增援,张灵甫被迫撤退。此为粟张第二仗,算粟裕赢,或平手吧,因为对手只是攻城失利,算不上真正失败。 继而一个多月后,张灵甫二攻涟水,打败了谭震林与王必成,夺城成功。当时粟裕在准备宿北战役,不在涟水,但失败的责任还是要担的。因为无论宿北那儿,还是涟水这儿,都是国军四路进攻解放区的一部分,而粟裕作为山野与华野实际总指挥,在分配兵力时只给涟水两万人,但国军却是美械装备的四万精锐,如此相差悬殊,即便王必成们指挥上不出错,也很难保住的。 最后?张灵甫先后参加了国军所谓的鲁南与鲁中会战,并在孟良崮全军覆没,而打垮他的正是粟裕,还有王必成们。“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话一点不假。

0 阅读:240
白梦评过去

白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