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疼痛的一张方子,分享给诸位 风湿是由于气血不畅、淤血受阻、阴邪入体、湿寒不散所导致的。 一方面是代谢不畅,水液淤积。就如同是在一个水管里面,积水过多,无法排出,淤堵不疏,水管就会被堵住。 另一方面是阴寒血凉,血管收缩。就好比冬天的水管里,结了冰,水就堵在了里面,再加上“热胀冷缩”的原理,水管变细,本来就不易通水的管子,变得更加淤堵了。 我们都知道“不通则痛”的道理,水液气血被堵在关节处,关节就会向大脑发出“求救信号”,于是,我们便会有疼痛的感觉。 从本质上来说,风湿是风寒湿邪所导致的,和外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每当到了秋季之后,湿寒之气就会上升。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呼吸系统,进而通过肺、脾、肾、膀胱等器官,随后游走于四肢脉络。 可见,肺,脾等器官为湿邪入侵身体的第一道屏障。当这道屏障的功能降低,不能抵挡敌人的进攻后,敌人才会继续肆无忌惮地前行,进而攻击到全身各处,引发风湿关节炎。 所以说,治疗风湿关节炎,不仅需要温血化瘀,活经通络,更要注意调理心肺、脾胃、肾和膀胱。 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中记载:“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方见:桂枝、芍药、知母、防风、甘草、麻黄、白术、生姜、附子。(具体用量建议遵医嘱) 可以看出,药方中一共有九味药,桂枝,芍药和知母为君药,起到主治的作用。 其中,桂枝性温和,味辛,甘。归肺经,心经和膀胱经。具有解肌发汗,温经通脉,化阳助气的功效,这里的“阳”,主要是指脾阳和肾阳。水液就可以正常代谢,循环通畅了,风湿肿痛就消失了。 芍药性微温,味甘。具有镇痛祛淤、通经活络、养血和营、敛阴平肝、清热凉血的功效。知母也是性寒的药材,能够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芍药,知母的寒性可以中和桂枝的温性,温寒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防止药性过猛,身体受到损伤。 同样的,本方中,桂枝具有发汗解表,化阳助气的功效,麻黄能够辛温解表,利水消肿。防风可以发散风寒,祛风解表。 三者均具有发散解表的作用。而芍药通利水脉,酸性具有收敛的功效,白术可以燥湿利水,止汗,二者为收敛性药物。共同使用,起到辛散和酸收的相互协调作用,还可以解表固里。 此外,生姜具有辛辣温通的作用,可以增加桂枝的功效,同时能够止呕。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治疗脾胃虚寒,肾阳不足。为补火助阳的第一要药。与桂枝使用,可以驱散寒邪,通络止痛。 配方中,使用的是炮制的附子,可以降低其毒性。甘草可以调和肝脾,保护脾胃。 此方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多肌痛,脓毒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腱鞘炎等疾病。 使用方法 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其服用方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在煎服的过程中,先把药材洗净,一般先煎制附子30~60min,降低其毒性。然后把其他药材加入锅中,一并熬制40min左右。 滤出熬好的汤药保存,早中晚,一日三次,在饭后服用。 使用禁忌 1.在服用时,建议辨证用药,具体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减配方中的用药。 2.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调理。是较长周期的一个过程,若是风湿关节炎的病症不是很严重,建议减量使用。 3.在服用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冻。 关注@中医内科吕主任,做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风湿病##关节炎##骨关节炎##健康科普大赛#
搞定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疼痛的一张方子,分享给诸位 风湿是由于气血不畅、淤血
小吕谈养护说
2024-02-19 09:35:3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