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唤春归,大地动春声 春风解冻,万物复苏,春天如约而至。 此刻的大自然,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徐徐展开,在春天的轻盈脚步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那是大地母亲从沉睡中苏醒的气息,草木新绿,生机盎然。 北方的春天,虽说肉眼还看不到什么春的迹象,但气温相比立春,还是明显地暖和起来,轻风徐徐拂面而过,那么清爽,那么轻柔,这是春天的信息。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又是一年雨水时。 东风窄起,冻土微润,冰面始解,氤氲之气,化为雨水。 立春之后,雨水,穿着一身湿漉漉的绿色春衣,来到了人间二月。 雨水也是一个能够转移人心的节气,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将会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动着身心。 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雨水节气不仅是一个时令标记,更是农民们心中的时令符,此时起,农民就开始为春耕生产做准备。 而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春天的雨水,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 俗语说:“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雨水没有南风倒春寒”,“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都很妙”,“雨水至,春耕始”,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来滋润,所以人们常把春天下的雨看得特别珍贵。 “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人勤春来早,此时,早稻田待耕,麦苗待返青,油菜待抽薹,育秧的准备工作也排上日程。 春耕翻地,犁铧桑田,整治沟渠,“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冬小麦、油菜、桑树等农作物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需要春灌,正所谓“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生。 雨水时节,不由得想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给人喜悦之情,千百年来滋润万物。 雨水,文人墨客对春的抒怀,从诗中可以聆听春天的雨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走在这样轻柔舒爽的风里,不用再瑟缩发抖,不用戴厚厚的棉手套。 走在这样和煦宜人的风中,脚步都会轻快许多,心情也会舒展明朗许多。 春把远山近水染成翠绿澄明的颜色,还需要些时日,春天不像冬天那样粗犷豪迈,她不会不容商量地说来就来了。 雨水,最是一年春好处,带来了温暖,也带来了希望。 春天的枝头,不仅挂满翠柳依依,香蕊朵朵,更是缀满了希望。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雨水时节 昨夜听春雨,今朝节气临。 天净舒清景,地萌待绿新。 雨润家家乐,芳泽处处春。 悬知花叶意,日夕静香尘。 玉莲池景衬苏堤,景衬苏堤莺歌啼。 莺歌啼唱鸳鸯戏,鸳鸯戏水玉莲池。 梨花边柳垂津沿,柳垂津沿郁黛香。 郁黛香馨薰人醉,馨薰人醉梨花边。
雨水唤春归,大地动春声 春风解冻,万物复苏,春天如约而至。 此刻的大自然,犹如
希明谈文化
2024-02-19 20:33:1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