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把15名日军堵在窑洞里,多次劝他们投降,日军却还在负隅顽抗,曾

红色的史纪 2024-02-20 19:24:23

1943年,八路军把15名日军堵在窑洞里,多次劝他们投降,日军却还在负隅顽抗,曾美大怒:“行,既然不投降,那就把他们活埋吧!”   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的抗日战争似乎始终打的艰难无比,中华民族始终岌岌可危,但事实上,我们也是打过不少胜仗的,甚至还曾经活埋过邪恶的日本人!   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943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而此时的重点也从防守日方的进攻发展到了开辟敌后战场上,通过发动当地群众,采用游击战的形式来组织对侵华日军的反击。   在这种背景下,抗日名将曾美听从总部的指挥,跟随着当时的聂荣臻执行了新一轮的作战任务——在五台山附近进行游击战。   很快,一群人就到达了这片兵家必争之地,靠着八路军一路打来的声望,当地的群众纷纷决定加入共产党的队伍,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中国独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年6月,在当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曾美成功率领部队以极小的代价端掉了日军在滹沱河畔的最大据点,收获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大捷!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奉献,没有当地人的指导,光是找到日军的这处营地就要耗费不少功夫,更别提能够靠如此奇袭拿下了!   如此胜利自然极大地激发了晋察冀地区军民的抗日斗志,同时也为了庆祝这难得的大捷,军区决定召开一场庆功会来表彰曾美等人的贡献。   1943年7月7日,在崞县县委的组织下,大约3000余名军民齐聚西头村,用美酒和舞蹈来庆祝这场胜利。   然而,就在庆功会的当晚,不死心的日军卷土重来,想要为先前死去的部队报仇,声声枪炮击碎了晋察冀地区的宁静,庆功宴差点成为敌人的庆功宴!   好在机智的曾美早有预谋,他有条不紊地指挥起了当地军人组织反击,而不少勇敢的平民也站了出来,努力的疏散混乱的人群。   在最初的手忙脚乱后,一切和计划一样步入正轨,八路军渐渐压制住了来犯的日军。   原来,曾美可不是那种头脑简单之人,与日军搏斗那么久了,他也深知人民群众中埋藏着日军的间谍和汉奸。   也正是靠着这群人的通风报信,日军才能准确地掌握集会的地点,试图来进行反击。   大胆的曾美由此赌了一波,根据先前收缴日军装备数量的判断,他断定附近残留的日军人数不会太多,因此设计了这个庆功宴计划,以此来将敌人引蛇出洞。   果不其然,日本人成功中了我方的计谋!而既然来都来了,那就留下自己的性命再走吧!   靠着预先安排好的士兵,很快,曾美率领的八路军就取得了巨大优势,日军甚至一度被我方击溃,恐慌的士兵开始四散而逃。   而我方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帝国主义的走狗,先前的一场大胜仍鼓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敌军顿时被我方杀的屁滚尿流,只剩15名敌人躲在了一个窑洞里面负隅顽抗。   眼看日军没了退路,而我军也不是什么好杀之辈,曾美号令全军收起武器,试图劝降这走投无路的15名日本人。   没有想到的是,这群日本人不仅没有放弃抵抗,反而对着曾美高声辱骂,更是试图用仅剩的武器弹药来阻止我方的进攻。   和日本人不同的是,曾美并没有因此而恼羞成怒,反而是富有耐心地继续劝降这些日本人,毕竟谁的手上也不想平白无故沾满鲜血。   可惜的是,有探子发现附近有一支日军的援军即将赶来,而曾美眼看战士们都已有些疲态,不适合再次迎战日军,因此大手一挥,道:“好!既然你们不投降,那就别怪我们这么对你了!” 这15名日本人就此被愤怒的军民们活埋,而曾美也因为作战有功,又荣获上级的表彰。   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不是这些足智多谋的将领的话,中国的明天仍然是极为灰暗的。   面对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看法?

0 阅读:2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