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犍为县的三江镇,是荣县、威远县到嘉陵江的要道,这里溪水宽阔却没有桥,每当

水殿风凉有墨 2024-02-21 20:39:45

清末时,犍为县的三江镇,是荣县、威远县到嘉陵江的要道,这里溪水宽阔却没有桥,每当洪水来临,人们涉水而过,总是难免有人被淹死。 溪边有一个老人,平生愿望就是想建桥帮助两岸百姓,苦于资金难以筹集,直到抱憾死去。 第二年春天,老人来到自流井,指名求见大商人颜昌英,说只想找到他亲自说上几句话然后就走。颜昌英出来接见,老人介绍自己姓氏和籍贯,并说三江镇因为没有桥的缘故,历年多有淹死人的惨剧,听说颜昌英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特来请他派人去勘查,如能将桥建成,老人感铭于怀且至不朽。 老人说了就走,颜昌英请他吃饭也挽留不下。 老人走后,颜昌英就叫人去查看,果然应当建桥,他立即命人带钱同赴三江镇,召集当地官绅士民开会商议。会上人们问他,你怎么知道这里需要建桥?他说因为本地一老人亲赴家中请他玉成此事。 这里的人们听了大为震惊,都说这个老人都已经死了半年了,怎么还会现身那么远来求你? 颜昌英力辩,说这事确实如此,并说出老人年龄形状等特征,大家听了果然是溪畔住的那个一直想修桥的老人! 一时大众哑然无语,震惊又加感动,人人热泪盈眶。想不到世上真有如此了不起的人,身死而不忘其志,纵然幽冥两隔也要现身求见,死了也要完成他的愿望。 他将桥建成后,为了表达对溪畔老人的敬意,将老人立为桥上土地,世代祭祀不绝。 很多年后,人们从这座桥上经过,看到此桥依然完好,岿然立于溪上,无不称颂老人的奇迹,感激颜昌英的恩情。

0 阅读:79
水殿风凉有墨

水殿风凉有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