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圣药鱼腥草之经典医案
《章次公医案》——朱良春著1940年前后章次公诊案720则。(章次公是孟河医派丁甘仁的学生)
陆某,男。反复咳嗽,昨日起咳嗽复作,臭痰较多,恶心,神疲乏力,肩背酸痛,饮食、睡眠尚正常。此为肺痈,西医诊为放线菌化脓症。黄芪24g 石斛12g 银花18g 粉甘草9g 百部9g 黄芩9g白及粉15g(分3次吞)。二诊:药后咳嗽稀减,臭痰隔日即消失。今日清晨又有少量痰,自喉至胃部觉隐痛,尤以咳呛时加重,神疲乏力,胸背疼痛依然。生芪24g 银花18g 鱼腥草18g(后下) 玉竹15g 生甘草9g 生米仁30g 白及粉4.5g(分3次吞)。三诊:臭痰已大减。
按:此案因病程较长,脓未去而气阴已伤,故重用黄芪、甘草、石斛、玉竹等养气阴;银花、鱼腥草、薏仁等以清热、解毒、祛痰。
肺痈是个中医病名,是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内犯于肺,或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在中医治疗上,初起都用清热解毒,消痈排痰的方法。常会选择鱼腥草。那么,肺痈属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疾病呢?
肺痈这个病可对应现代医学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伴化脓感染等等。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医与西医的病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支气管扩张这个病,以咳嗽、咳脓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属于肺痈,但以咳嗽、咳血为临床表现时,则属于中医咳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