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加坡航展的第五天,也是首个公众日。趁着今天起的早,写一下这几天在航展的见闻和对国内公务机行业的展望。
昨天下午接待的一位朋友是我的南阳老乡,一年前他在阿里拍卖上拍下了一架空客ACJ公务机,前几天他跟我说要来新加坡航展看湾流G700的时候,我还有点疑惑:已经买了ACJ了还看啥G700啊,看来现在富豪们的消费降级也挺严重的[笑cry]在陪这位老乡参观G700的时候,遇到了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在新加坡的负责人,是一位华人,本科是北大毕业,研究生在哥大,跟我这位老乡是哥大校友,现在又都是从事投融资和基金业务,这次来新加坡航展参观G700和达索6X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投资人和基金负责人,他们会对目前公务机市场上的热门新机型进行调研,觉得合适就会跟湾流,庞巴迪,达索等公务机生产厂家下单,热门机型的交付周期长达一年以上,像湾流G700的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一季度了,这就意味着,即使你今天下单,最快也要两年后才能交付,因此有些不愿意等待的富豪就会选择从已经下单的投资人或基金会手中加价购买订单(加价幅度为数百万美元),订单转让完成后,客户只需要确定内饰方案,厂家就可以在几个月内交付飞机,“时间就是金钱”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几天也遇到了一些国内的公务机同行和其他国家的公务机运营商代表,通过和他们的沟通,发现大家对未来国内公务机发展有一些共识,简单总结如下:
1 尽管最近几年国内公务机数量从近400架直接腰斩到不到200架,但中国依然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公务机市场,这从以巴菲特为首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投入和布局就可以看出来。巴菲特在半年前与美国德事隆航空签订了1500架赛斯纳公务机的采购合同,并在最近追加了对其之前投资的某国内公务机运营商的资金和机队数量的支持。在该公务机运营商的公众号文章里提到:“XX商务航空飞机产权共享计划中,业主最低可购买一份飞机产权,享有100%的飞行可用性和24小时的最短通知期。在合同期满后,业主可以选择出售其飞机份额或继续参与计划,无需支付额外的购机费用。XX商务航空的这一创新产权共享计划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末正式推出,为商务航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这种公务机产权共享计划就是巴菲特控股的netjets在美国力推的共享飞机模式,随着中国公务机市场的逐步成熟,共享产权模式也会在中国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
2 以前国内公务机的机型通常是湾流,庞巴迪,达索的远程大型机,10座以下的公务机在中国很难销售,但随着这几年包机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社会大众对公务机行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和国内通航机场的加速建设布局,10座以下的中型公务机将会成为未来包机市场的主流机型。中型公务机的运营成本只有大型公务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起飞降落所需的跑道长度也短了很多,小型通航机场完全可以满足起降需求,节省很多起降费和停场费;公务机出行的常见人数为4-6人,飞行距离为3000公里以内,中型公务机完全可以满足。假以时日,当社会大众对公务机的印象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奢饰品,而是高效便利的交通工具的时候,就意味着中国的公务机市场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应该不会等太久,巴菲特等国际资本的提前布局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反映。
3 作为中国公务机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还是抱着以往那种结识土豪然后卖飞机给他(她)们的思路做生意,那会很快被淘汰的。公务机行业除了买卖,托管和维修外,包机才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就像富豪们买劳斯莱斯,有的人是买全新的来自用,有的人是买二手老款的跑婚庆。现在市面上在售的机龄在15年左右的中轻型公务机,例如里尔45/60,豪客800XP,赛斯纳奖状等型号,价格区间是250-350万美元,买来之后做客运包机和医疗急救转运,每年可以出租450-550小时,净利润是600万人民币左右,利润部分可以覆盖掉机主自用的飞行成本,将来飞机出售还可以回收6-8成的资金。而目前整个中国可用作包机和医疗急救转运的中轻型公务机有几架呢?答案是只有4架。
这几天我跟来观展的几位富豪朋友建议说,与其花1000万美元买一架二手的湾流G450或莱格赛650这种大型公务机,倒不如买三架中轻型公务机来成立一家公务机包机公司,既能满足自用,还可以对外出租盈利来覆盖掉机主的自用成本。中国公务机机队型号的小型化和包机市场的下沉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有巴菲特在前面趟路了,聪明的投资人只用跟进就行了。
#新加坡航展#
杨家大少
俺南阳啥时候出这么个牛逼人物??恶里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