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用的瞌睡虫,其实你还真见过!】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经常使用瞌

谷枫科普 2024-02-25 10:59:18

【孙悟空用的瞌睡虫,其实你还真见过!】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经常使用瞌睡虫,让妖怪或他人困倦酣睡,便于自己暗中行动。在孙悟空的巧妙使用下,瞌睡虫给取经事业帮了大忙。那么,这一神奇的小虫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根据《西游记》描写,我们可看到瞌睡虫具有两项特征:其一是瞌睡虫很可能没有能够飞行的翅膀。因为孙悟空将其弹射、抛出时,如果瞌睡虫会飞行,未必能准确投中目标。其二是瞌睡虫可以自行爬入人的鼻孔,很可能为穴居生物。

《西游记》小说面世后不久,就有名叫黄秉石的热心读者在自己的随笔集《偶得绀珠》里讨论了它的源头。“睡虫亦有之。海上砂挼子,在石缝中,好睡,名睡虫,可作毒射人禽兽也。”

古代典籍《本草拾遗》、《谭子雕虫》中都有对砂挼子习性的记载。砂挼子其实就是蚁蛉的幼虫,又叫蚁狮。蚁狮体型短小,一般不足1厘米,呈纺锤形,腹部丰满,头部有巨大的镰刀状下颌。它们以挖陷阱捕食为特长,倒着爬行挖坑,形成陡峭的漏斗。待伺机而动时,蚁狮看起来就像是在安静地睡觉。当小虫滑入漏斗时,蚁狮迅速出击,注射毒素吸取体液,然后将残骸抛出。

《西游记》强调了蚁狮作为大自然里娴熟猎人“嗜睡”的表面特征,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让它几乎毫无破绽地融入取经故事情节之中,从此瞌睡虫声名大噪,逐渐掩盖了作为原型的砂挼子。(科技日报)#中国科普博览#

0 阅读:0
谷枫科普

谷枫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