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这个人身穿军装,骨瘦如柴,他此刻强打起精神,与妻子一起拍下了人生中最后的一张合照,他就要走了。 (来源:光明网《光明留人间 武警战士徐园临终遗嘱捐献眼角膜》) 照片中,徐园穿着军装,面容枯槁,正与妻子合影留念,这是他人生中最后的合影,他的生命正在走到尽头。尽管他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军旅生涯的无悔选择和对国家的忠诚。 徐园自少年时期就立志加入军队,保卫国家。他的父亲曾是一位英勇的军人,从小他就听父亲讲述着战场上的故事,心中种下了从军的种子。在河北武警部队服役的12年间,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他共获得3次三等功勋荣誉,9次优秀士兵称号,这些荣誉见证了他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军旅生活中,徐园过着严格训练和学习的日子。每天早晨,他都会准时起床,进行体能训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从不退缩。他的军事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了部队中的佼佼者。在学习方面,他也毫不松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他为自己的军旅生活感到自豪。 然而,由于任务驻扎外地,徐园与家人分离,无法经常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他知道,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宁付出一切。虽然心中对家人充满了愧疚,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5年来,他从未回过家,甚至连一通电话都很少打。他知道,这是他对国家和家人的最好回报。 一次常规体检,徐园被检出患上胃癌。最初,他认为这只是小问题,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医疗救治便可以完全康复。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病痛逐渐加重并扩散至全身,再次进行医学检测时却发现已经到了肺癌的末期。 面对这残酷的事实,这个坚强的男人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恐慌与惊惧,相反地,为了不让家人为自己担忧,他选择将实情隐瞒,并坚定地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尽管如此,在那之后的时间里,徐园的身体状态还是每况愈下,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行动能力都大不如前。 最终,他带着满身疲惫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在这里,亲情如暖阳般温暖着他破碎的心灵。从父母关切的目光、孩子依恋的眼神以及妻子悉心照顾的身影中,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恍然间,他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止于个体的存在,更在于传承与分享。 此时此刻,站在人生的终点线上,他做出了最后一个感人肺腑的抉择:将自己的角膜捐赠出来,用这种方式去照亮别人的世界,让更多人能够看到生活的美好。在他心中,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也是对自己短暂人生最好的告别。 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徐园来到了当地的红十字会,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郑重地签下了那份意味深长的眼角膜志愿捐献协议。很快,他就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生命礼物。 从此以后,虽然那个叫徐园的名字再也无法出现在人间,但是他的善良与勇敢永远都在。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因为拥有他留下的光芒而变得有所不同,这就是他们说的生活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他已经找到了新的彼岸,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继续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了下去。” 两名大学生通过接受徐园捐献的眼角膜重见光明,得知捐献者曾是军人,他们深受感动,决心帮助徐园的家人,承担起他们的生活重担,以报答徐园的恩情。 徐园的事迹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与真正含义——忠诚无悔,无私奉献。他的一生充满挑战和奉献,甚至在生命最后时刻,也在努力为他人带去温暖与希望。真正的英雄,不仅是战场上的烈士,还有像徐园这样在日常中默默付出奉献的普通人。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照片上的这个人身穿军装,骨瘦如柴,他此刻强打起精神,与妻子一起拍下了人生中最后的
百晓生采风
2024-02-28 17:27:07
2
阅读: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