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疯了!30万吨的船,居然妄想要让风推着走?”当外国人得知中国即将下水一艘

红色的史纪 2024-02-28 18:26:03

“中国人疯了!30万吨的船,居然妄想要让风推着走?”当外国人得知中国即将下水一艘风帆巨轮后,纷纷发出了这样的嘲笑.....   2018年,我国船舶科研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一项科技突破,成功研制出采用风帆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30万吨级大型油轮“凯力号”。这在世界船舶史上尚属首次。“凯力号”的诞生预示着绿色环保船舶时代即将来临。   这个设想首次对外公布时,专业人士的反应可谓褒贬不一。一些西方国家的专家学者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一个30万吨排水量的大型油轮竟要依靠风力驱动,简直荒谬可笑、不可思议。他们认定中国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突破,是在虚张声势和夸大其词。   面对外界质疑,中国船舶专家没有气馁,而是默默攻关。经过反复论证、试验和测试,“凯力号”的设计方案日渐成熟。   为了研制风帆油轮,科研人员先查阅了大量中国古代船只的资料,以明代的帆船为主要参考对象。这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决定从风帆材质的选用入手,进行创新设计。   他们从船舶钢材需求出发,选用特殊的钢材与复合材料进行组合,反复试验测试不同比例。最终研发出一种专用的风帆复合材料,既轻巧柔韧,又具备足够的强度。这种材料既可抵御海上狂风,又可减轻风帆重量,是风动力船的理想选择。   这种看似简单的风帆,其内部却暗藏多项高新技术。风帆的焊接运用了先进的激光与电子焊技术,确保接缝牢固。风帆内还布置复杂的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控风向风速。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央处理器,优化风帆运用。   在风帆的结构设计上,科研人员也进行了大量创新探索。经过反复比较和论证,他们最终设计出独特的“U”型风帆结构。这种风帆可以利用风流经风帆两侧时产生的压力差,提升风力利用效率。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又对风帆的材质、部件连接方式等进行大量测试实验。他们模拟了风帆在大风环境下的工作情况,验证其抗风性能。经过不断优化改进,“U”型风帆的性能指标越来越完善,可以适应各种恶劣海面环境。   2018年,首艘采用这种新型风帆的30万吨油轮在船厂成功下水。当它在海面上仅依靠风力驶行时,世界各国专家为之兴奋。一项被许多专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设想,在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执着努力下成为现实。   尽管“凯力号”实现了重大创新,但作为首次尝试,这种风帆动力船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风力较弱的动力空档期,它还需依靠辅助动力驱动。另外,这项技术对船舶吨位有一定要求,对较小型船只的适应性仍待进一步验证。   但是,这些短板不应遮掩“凯力号”的重大意义。它的问世为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绿色环保船舶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一个过去被认为“不可能”的设想,通过中国人的坚持努力变成了现实。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科研实力,也体现了中国人敢为天下先的科技创新精神。   “凯力号”无疑向世界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未来,中国科研人员将继续优化这项技术,使其更经济环保、应用范围更广。我们有信心,绿色风帆动力船事业必将扬帆起航,确保我国船舶产业在新技术浪潮中占据制高点。

0 阅读:4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