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国正在研制首枚空空导弹时,苏联专家突然撤离,我方导弹总设计师急中生

红色的史纪 2024-02-29 18:26:37

1960年,中国正在研制首枚空空导弹时,苏联专家突然撤离,我方导弹总设计师急中生智,扮作俄语翻译,将绝密数据背下来交给中国.   在1960年之前,我国和苏联的关系都是比较要好的,当时的苏联对我国也进行了全方面的援助。   我国针对苏联对我们的帮助自然也给出了回报,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那种只会索求的国家。   不过后来苏联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我们的愤怒,因为当时他们的手竟然想要伸到我国里边,去操控我国的内政,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因为我们非常清楚,只要这样的事情一发生,那我国就成为了一个傀儡,几百年前上演的事情会再次出现,我国会继续成为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   所以我国在得知苏联的想法后,直接就拒绝了苏联,苏联看到我们拒绝它后,就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这一些专家全都给撤走。   他们撤走专家的这个时间点,恰好是我们研究霹雳一号关键时期,面对中苏关系突然破裂,我国的这一些科学家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当时我们也有想法留住这一些专家,但这一些专家也表示他们有心无力,如果这时候不回苏联的话,到时候想要回都回不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只能理解,毕竟这一些专家来中国帮忙也是情义,我们不能道德绑架这一些专家。   这时候也有很多声音说,别研究霹雳一号了,但当时霹雳一号对我国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这个项目我国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成功的话,对中国的导弹行业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因为在这之前,我国的导弹项目一直是依附其他国家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发展变得相当的被动,当然当时我们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没有成功的话,我们也会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就在苏联以为我们会放弃对这个项目的研究时,我国的这一些专家坚持了下来,他们继续针对这一个项目进行研究。   当时的朱传千也表示:“没有了苏联的帮助,我们仍然要自己努力,不能让其他国家小瞧我们”。   对于这样的情况,实验室里边的其他人其实也非常的紧张,因为他们知道之前我国的导弹能够进步速度如此之快,也和苏联有着莫大的关系。   现在两个国家的关系有所破裂了,苏联自然不可能再对我们进行援助,没有了苏联的援助,我国的导弹想要取得突破确实非常困难。   不过当时苏联在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一些资料和专业知识给拿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也有借鉴的点。   但问题是,当时部队里边会俄语的人数量非常之少,就在大家以为这一些资料会报废的时候,朱传千主动站了出来,表示自己可以去翻译苏联的资料。   当党内领导人在得知这件事情后,一个个都难以置信,他们没有想到,朱传千竟然会俄语,这时候的朱传千也表示只是略知一二,并不确定能不能翻译出来,但一定会竭尽所能。   朱传千在翻译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专业术语,对于这一些专业术语,大家头都疼了。   因为他们压根就听不懂,针对这样的现象,朱传千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主动去到苏联。   当时朱传千在苏联认识一个拆弹专家,他就是卡岗,两人认识的时间也已经很久了。   当时卡岗也愿意帮助朱传千,但问题是朱传千要怎么混进来?这时候朱传千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当成翻译官,等到朱传千成功混进来后,卡岗也和朱传千针对很多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   这对朱传千的记忆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朱传千成功记了下来。   回到国内后,朱传千也把这一些专业术语翻译了出来,这才让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没有就此停步。

0 阅读:622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