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交易方法及指标。此篇文章很可能会扣分,觉得有用的可以复制下来。 CCI雷达,出现绿柱,只是待定绿柱,如果不出现待定红柱就创新高时,会把整一段下跌绿柱翻红,此待定绿柱是假,这一段待定绿柱,只是小级别的下跌。如果待定绿柱后,不新高就出现待定红柱,那待定绿柱是真,是本级别的下跌。 CCI雷达的1分钟级别,可能是别的指标的30分钟或60分钟级别。CCI雷达低于1分钟的级别可能只是其他指标5分钟或15分钟级别。就是说,其他指标的级别,比CCI雷达指标大两个或以上级别。 因为CCI雷达或小梁ZIGZAG的一段,是缠论里的线段。 基于这一点,在上涨时,CCI雷达1分钟级别出现待定绿柱,1分钟级别先不要改变策略,就是1分钟级别趋势先当成继续上涨。因为出现待定绿柱,或产生“出”,只是出现了顶分型。 1、第一次卖了之后,如果5分或15分钟金叉没出现,就出现待定红柱,之后在5分或15分钟金叉买入,要看5分或15分钟死叉时价格是否创出新高。 2、第一次卖了之后,如果5分或15分钟出现金叉,1分钟CCI雷达都没有出现待定红柱,就看5分或15分钟金叉买入后,5分或15分钟死叉后,待定绿柱能不能翻红。 用其他指标操作,是在CCI雷达的更小级别做短差,因为待定绿柱只配做短差。如果待定绿柱不做短差,有可能错过翻红的行情。 如何确定一段红柱是否结束? 很多时候,绿柱会翻红,导致卖了继续涨,红柱会翻绿,买了继续跌。怎么判断一段红柱真正结束了呢?又怎么判断一段绿柱真正结束了呢? 以下就是方法。 当1分钟级别CCI雷达出现待定红柱的时候,之前的待定绿柱暂时稳定下来,待定绿柱已经不能翻红,才能够确定更前一段红柱真正结束,之所以说待定绿柱暂时稳定,是因为待定绿柱有可能会延伸。这种方法只能用这一段红柱的出现去判断上一段红柱是否结束,因为1分钟级别是最小级别,只能用这钟方法确定上一段红柱是否结束。 另一个方法就是,要确认更大级别的红柱是否结束,要在小级别各段对比,看小级别的红柱高点是否创新高,以确定这个更大级别的红柱是否结束。简单来说,是用小级别的高低来判断大级别是否结束。 具体的做法如下: CCI雷达5分钟或15分钟出现红柱上涨时,先盯着1分钟,出现红柱先不卖,出现了待定绿柱,可以去用其他指标做5分钟或15分钟短差,时刻注意待定绿柱是否翻红,或者CCI雷达1分钟是否再次出现待定红柱,一旦再次出现待定红柱,还要看能否突破创出新高。 以上是对待卖点的,就是怎么追高,下面讨论买点,就是怎么抄底。 这其实就是缠论里的线段。 线段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线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这个前提在前面可能没有特别强调,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次。线段至少有三笔,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缠中说禅线段分解定理:线段被破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被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 就是说,第二笔没有产生的时候,第一笔是可以延伸的,就是前面所说的顶分型后没有底分型,接下来继续创新高,然后又出现顶分型。 就是小梁必须再次有“进”,雷达再次出现红柱,才能确定第二笔已经产生,无论第二笔是否已经延伸完成。 所以说,当出现绿柱的时候,或产生“出”的时候,绝不能判断上涨已经结束,必须再次产生红柱或“进”,才能判断上一段上涨已经结束,但这时候又不能买卖,所以新产生的红柱对本级别操作毫无意义。因为这个新“进”可能是假的,也可能是真的。 必须判断第一个“出”是否为真正的“出”。 这只能从小级别入手去判断大级别。产生新的“进或红柱”,之前的“出”必然是真的,因为第二笔已经长出来来,只是没有完成,第二笔有了,后面必然会产生中枢。 所以,本级别产生“出”时,在低级别找“进”,低级别找到进了,再判断本级别的出是否为真的出,用低级别的两段的背驰情况来判断是否为真的出。如果有背驰是真出,就要在低级别的“进”附近操作,如下操作。 低级别产生进之后,如果在低级别被10均线压制,就立刻走人,因为此时第二笔没完成,第二笔下跌会延伸,并不会反弹,如果低级别出现“进”,可以站上10均线,并产生金叉,则可以在低级别死叉时卖掉。 如果没有背驰是假出,则在低级别不需要理会,因为大级别大概率会创新高,不需要在低级别走掉。 能看懂就仔细看看吧,看不懂就不要管带未来函数的指标了。
介绍交易方法及指标。此篇文章很可能会扣分,觉得有用的可以复制下来。 CCI雷达
黄南森技术
2024-03-05 08:38:59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