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山东人,但在学习春秋历史时,一直对山东简称“鲁”感到不解与好奇。好奇的是为什么不叫“齐”而叫“鲁”,不解的是“鲁”有鲁莽之意为什么还拿来作为简称。 鲁,由鱼+口(日)构成,肯定与鱼有关。鲁和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对“鲁”的来源和山东简称“鲁”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一定在下面几种说法中: ❶ 吃鱼的地方。这是安阳殷墟博物院说的,可算是官方说法。 ❷ 鲁与山东本无关系,周朝分封,周公的封地在河南鲁山县。周公东征,收服奄国(曲阜),伯禽到曲阜代表父亲上任,以鲁山定国名。 ❸ 周朝时期,鲁国人性情凶悍,甚至有些鲁莽,与后来的梁山好汉的性格类似,所以名鲁国。在远古时期,鲁不一定是贬义字。 ❹ 鲁国湖泊多,鱼也多。人和动物吃鱼莫不是从头吃起,如果从尾吃起有刺伤甚至卡死的风险,这种吃法叫鲁。 ❺ 鲁国是周宗室(周公旦)的封地,齐国是异姓(姜子牙)的封地,鲁为正宗,故弃齐取鲁。 ❻ 鲁,上为鱼,下为鱼缸,意为养鱼或者卖鱼。 ❼ 数万年前,鲁国临海。后来地壳运动导致齐国、莒国和郯国地势抬升,鲁国由半岛变成内陆国,鲁国湖多鱼多,故名鲁。 ❽ 鲁就是卤。卤,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称“盐卤”、“苦汁”。后来把卤地改成鲁地。 不知最有可能的说法是哪一个?
我不是山东人,但在学习春秋历史时,一直对山东简称“鲁”感到不解与好奇。好奇的是为
别来无样文化评
2024-03-10 04:58:53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