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隶书、行书、草书——二一十聊国画构图之感
在前天的三语中,三语探讨了国画构图的基本要素,而今天,三语将进一步聚焦题款印章这一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题款印章不仅是画面的组成部分,更是画家情感、思想和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
然,题款字体,作为画面语言的一部分,其选择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籀文、篆书到八分、隶书,再到章草、飞白、行书、草书,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然而,在选择字体时,我认为必须考虑到与画法的风格是否统一。只有在风格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字体才能为画面增色添彩,而不是成为突兀的存在。
尤其对于那些擅长书法的画家来说,题款更是一门艺术。他们用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将字体中的线条赋予生命,使之如同画面中的线条一样,充满了流动感和节奏感。这样的书法,不仅能让观者在欣赏画面之余,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更能使画面与文字相互辉映,达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境界。
综上所述,题款印章在国画构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画家情感、思想和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只有当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了题款印章的艺术内涵和运用技巧时,才能真正做到“一笔下去,线里有线,抑扬顿挫,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范云峰甲辰二月初九北京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