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贺龙元帅之子贺鹏飞,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葬礼上,85岁的母亲薛明,盯

清河叙事 2024-03-20 09:26:02

2001年,贺龙元帅之子贺鹏飞,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葬礼上,85岁的母亲薛明,盯着遗体发呆,哽咽着重复说着一句话。 贺鹏飞,他是共和国开国元勋贺龙的儿子,自幼生活在革命家庭的熏陶下,他的成长过程受到了父辈们的深刻影响。 这位年轻人从小就展现出对知识的热忱和不懈的追求,即便是在特殊的家庭背景之下,他也从未因此寻求学业或工作中的任何便利,相反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使得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无论春夏秋冬,总能看见贺鹏飞埋头苦读的身影,尽管曾有机会免试被保送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改变命运的良机,但对于贺鹏飞而言,这并非是终极的目标。 他认为真正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而应是通过不断努力、超越自己的挑战获得的。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条捷径,选择了更加艰巨的路途,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进入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和拼搏,他终于梦想成真,实现了自己心中的大学梦。 走出象牙塔的贺鹏飞并没有因为家庭背景和学历光环而自满,他坚信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毕业后,他选择了投身基层,深入基层生活,从最艰苦的工作做起。 他来到一家汽车修理厂,穿上工装,戴上手套,与工友们同甘共苦,一干就是数年。 在这个尘土飞扬,充满金属味的环境中,贺鹏飞与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学习汽车维修技术,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意志。 每一天工作结束后,他的身上都沾满了机油,汗水浸透了衣服,然而他却没有一句怨言,只有勤奋和不断付出的努力。 再后来,贺鹏飞加入了人民海军,凭借着深厚的理工知识,在军队中稳步提拔,逐步成为海军的高级指挥官。 在他的任职期间,不仅大力推进部队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更是在海军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在航母事业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航母事业,他有一种特别的执着,他常说:“我一定要看到航母来到中国那天。” 这种信念推动着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航母真正来到我们国家的那一天,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正当事业高峰期的他却因心脏病突发,生命永远地停止在了55岁。 在葬礼上,贺鹏飞的母亲薛明,这位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人,面对儿子的遗体,她一遍遍的哽咽着说:“鹏飞,你怎么忍心和你父亲一样,丢下我,你们怎么忍心......”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让人心碎。 贺鹏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出身显赫,他也没有选择安逸,而是选择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身价值。 他的一生短暂却精彩,为国家,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要铭记他为祖国做出的贡献,更要以此为榜样,继续前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774
清河叙事

清河叙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