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座1300年前的皇家道观建筑精美绝伦!

宏阔历险记 2024-03-28 19:11:08
位于河南济源王屋山的阳台宫是这次济源行的唯二重头戏之一,这里不仅有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河南省最高大的古建楼阁,其精美浮雕石柱为河南仅有、国内罕见,而且这里还与唐朝大诗人李白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李太白在此挥笔写下了他的存世唯一真迹《上阳台帖》! 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隆基命道士司马承桢于王屋山创建道院,取名阳台宫,为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桢及唐玄宗李隆基胞妹玉真公主修行于此,故有皇家道观之称。 当然,如今的建筑已非当年李白到过的那座阳台宫,原本的唐代建筑已毁于五代战火,明代重修,但作为道教的第一洞天且又是皇家道观,这里的两座明代建筑也绝非等闲之辈,各种雕刻精美绝伦,说是明代重修,然而细细观察其结构还能看到不少前朝的痕迹。 阳台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级递升,殿阁高低错落有致,具有宫殿式和园林式建筑的双重风格。主建筑大罗三境殿和三层的玉皇阁(图1)均采用满堂柱网框架结构,是河南省现存明代最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殿堂式和楼阁式建筑,特别是两个殿宇上的精美浮雕石柱为河南省仅有的艺术珍品,文物遗存价值丰富。 阳台宫的三清大殿(图2-9)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系单檐歇山顶,五踩斗拱,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保留了有唐、宋遗制。殿中方形柱通身浮雕道教神话和历史、世俗故事,形象优美,栩栩如生。殿内天花藻井、彩画紧系道教规仪,制作精湛,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在三清大殿后五米高台上的三檐三层琉璃玉皇阁(图10-18),为河南省最高大的古阁,高近20米,五踩云龙斗拱(图12)参差层叠,规模宏伟。底台上的20根小八角石柱和阁内8根高达11米的冲天柱,承载着全阁重量,为明代遗物。石柱通身雕刻盘龙丹凤、花草禽兽、道教人物故事历史、世俗故事,如“八仙过海”、“行云布雨”、“张良进履”、“龙抓王小”、“桃源洞”等,刻工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道教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明代精湛的雕刻艺术风格。 我是阿舜,已走过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的文化旅行爱好者,请大家一起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国宝,保护文物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来我的主页看看,不要忘了先关注哦!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