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化,那就是玉!
宏阔历险记
2024-03-28 19:11:51
关于“玉润中华”展这一前人未曾尝试过的史诗级展览,我将以三篇笔记的篇幅来介绍,这篇是本系列的第三篇,来聊聊玉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有其众多独一无二的特质,而中华玉文化则是这众多特质中较为突出的所在。季羡林说过:"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化,那就是玉。"
南博80周年是金器展,当时也相当轰动,到了90周年做的这个玉器展更是万人空巷,如果说金代表着物质财富,那么玉则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从古至今,玉石的文化内涵就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纵观中国历史,玉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典型特征之一。中国人治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红山、良渚、齐家、石家河等制玉工艺高超的史前文化。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代表新石器时代后石家河文化的黄玉鹰攫人首佩、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白玉透雕龙凤纹壁,无不彰显着玉文化的悠久传统。早期玉器常以礼乐道具出现,及至周代,玉器的各种品质又与人的德行相关联,成为“君子”随身佩戴的标配。
古人将君子比德于玉。玉温润而有光泽,象征仁;质地细密而坚实,象征智;有棱角而不伤人,象征义;悬垂则下坠,象征礼;玉的瑕疵不掩藏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也不掩盖玉的瑕疵,象征忠;色泽晶莹透明,光彩外发上下通达,象征信;朝聘用玉制的圭璋做凭信,象征德。
中华民族对玉的称许和推崇,并不在其“黄金有价玉无价”的高昂,更在其“九德早扬馨”的祈盼。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完善人格、高尚境界、清平世道的探寻求索。玉,凝聚了华夏广大各族的共识,勾勒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景。
玉,上,可以是"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的历史大事件载体;下,可以是寻常妇孺、百姓人家的日常用品。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玉,就这样走进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散发出温润而近人、缤纷又雅洁的光华。
我是阿舜,已走过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的文化旅行爱好者,请大家一起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国宝,保护文物!如果喜欢我的内容,欢迎来我的主页看看,不要忘了先关注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