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盘是意料之中
但700多组客户消化512套这个接近80%的转化率是意料之外
想到一些事情
1.新天地没有短板,地段基因没有对手,310老卢湾,一对眼神,血脉觉醒,懂的自然懂;新上海人右手新天地,左手梧桐区,进可光鲜亮丽,退可早A晚C,爸爸,打钱!
2.核心资产的稀缺性,足够覆盖产品上的争议点,超高层,钢结构,得房率,装修,采光,靠马路……可以罗列出很多不足,但买家很清醒,要的不是完美,是比较优势和稀缺价值,长板足够长,短板就不致命
3.上海房东渐渐形成共识,小换大,旧换新,远郊远换核心,数量换精品。城市在更新,指挥棒频频舞动,要么腾出位置让给外地精英回老家躺平,要么扛住压力小幅改善,自己未必享受得到,为孩子可能没出息兜个底
4.“旧是原罪”上海的新质购买力,唯新房才愿意下手(我个人持保留意见,但市场就是由理性和非理性元素组合而成的)背后原因无非是过去10年二三线的城镇化发展突飞猛进,10年前就住崭新大平层的外地宝宝,看不上魔都的老房子了,哪怕是本地人交口称赞的地段,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要的就是现代化时代感的居住氛围,新人会有自己一代的白月光,买卖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一代人的共识
5.地库玩家要白送,桥洞玩家要腰斩,脚脖子玩家要便宜,腰部玩家要品质,头部玩家要稀缺,既要又要还要且要,要不到就切克闹,想想就头疼
想起那句话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让一部分房子先涨起来?
让一部分城市先活跃起来?
立标杆,树典型,新规新政,应出尽出,思路转变跟得上的就跟,今天这700多组,我看都是发卡弯老司机,嘴上喊喊,心里都习惯了,腰马合一,180度,270度转体,经历过好几轮了,不怕闪,转转更健康!
5股房债汇,一步步在穿透,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些自己的问题,不念过往,向前看,上海核心资产今天能有这个成绩,信心仍在,需求仍在,向上的空间仍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启动的鸣笛声不能解读成噪音,当下更不合适成为继续限制的理由,而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听到
不动的房产,流动的房东
润躺冲扛
每个选择,都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上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