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你,你捐出肾。”2013年,西安尿毒症女子为了活下去,和患骨髓瘤男子签下

红色的史纪 2024-03-29 19:04:57

“我嫁给你,你捐出肾。”2013年,西安尿毒症女子为了活下去,和患骨髓瘤男子签下结婚协议,他死后将肾捐给她,而她则负责照顾他的父亲。   从2015年情人节那天,在西安和平大饭店举行的那场特别婚礼说起,新娘王宵与新郎于建平的故事充满了曲折与奇迹。   他们在疾病的阴霾中相识相知,用一份看似残酷的协议作为起点,却最终收获了生命中最纯粹的爱情。   2013年的西安,王宵,一位年轻有为的西安华荣公司白领,原本对未来充满憧憬,却被突如其来的尿毒症晚期判决为生命倒计时。   绝望之际,她在网上发出了那份饱含痛苦与希望的征婚启事,只为能找到一个同样濒临死亡的病友,等待他逝去后捐出肾脏给自己续命。   缘分使然,于建平,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西安光大理财公司业务经理,因罹患骨髓瘤并且经历了一次失败的骨髓移植后,身处绝境。   当他看到王宵的征婚帖,尽管内心深知这样的协议缺乏法律效力,但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勇敢一搏,为的是在身后能给唯一的亲人——老父亲留下一丝生存的保障。   两人签订了这份特殊协议,并在同年7月正式结为夫妇。   他们的结合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爱情,但却在彼此的生命最后阶段,生发出了无比深厚的感情纽带。   于建平用幽默和关爱鼓舞着王宵,王宵则以坚强和乐观感染着于建平,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死。   转折发生在2014年初,于建平选择停止治疗,试图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完成协议中的约定。   然而,王宵坚决反对他的消极态度,坚决要求他重新振作起来,二人一同对抗疾病。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微妙变化,不再是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死与共、共度难关的决心。   王宵为了让于建平筹集医药费,发现了制作“永生花”这一商机,而永生花背后的故事恰恰象征着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永恒不变的爱情。   他们携手摆摊售卖永生花,赢得了人们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努力挣得了于建平二次骨髓移植所需的费用。   2014年春天,于建平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了第二次骨髓移植手术,王宵始终陪伴左右,祈祷着奇迹的发生。   幸运的是,这次移植手术成功了,于建平逐渐恢复了健康,而王宵也在他的激励和支持下,身体状况出现显著好转,甚至有望不依赖肾移植也能活下去。   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王宵与于建平的爱情愈发坚固,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然超出了最初的协议范畴,升华成了一种深情厚谊。   2015年的情人节,他们在众人的祝福中举办了迟来的浪漫婚礼,这场婚礼不仅是对他们爱情的见证,更是他们战胜病魔、彼此拯救的有力宣言。   故事的主角,王宵和于建平,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了古城历史的一角,他们的故事,从绝望的深渊出发,穿越荆棘密布的生命旅程,最终抵达希望的彼岸。   那座新建的房屋,犹如一部无声的电影胶卷,记录着他们从病痛的绝境中挺拔起身,一步步走向新生的过程。   新房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蕴含着王宵为了换取生存机会的那份无奈与勇敢,她用婚姻契约期待着于建平离去后的肾脏捐赠。   然而,这份契约却在时光的沉淀中演化为深深的亲情与爱情。   于建平,那个原本决定用生命成全王宵的男子,最终在王宵的坚持和陪伴下,选择了与病魔抗争到底。   他们共同经营的“永生花”花摊,不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也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了生机。   那些美丽的永生花,正如他们的爱情,经过磨砺与重生,永恒地绽放在世人眼前。   王宵为于建平筹集骨髓移植手术费用的坚韧与决心,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力量,而于建平的第二次骨髓移植成功,更像是一部励志大片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新房里,他们的笑声、泪水、坚持与勇敢,共同编织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这个家,不仅承载着他们对彼此的深情厚谊,更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他们的故事,就像那新房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人面对困难时的路程,传递着无尽的正能量。   时光荏苒,他们的故事在坊间口耳相传,成为了古城西安的一段佳话。   那栋新房,犹如一座永恒的纪念碑,矗立在岁月的长河中,述说着生命的价值,赞颂着爱情的伟大,见证着承诺的坚守,以及亲情的温存。   这是一座充满奇迹与希望的家园,属于王宵与于建平,也属于每一个相信爱能创造奇迹的人。

0 阅读:304

评论列表

陈江东

陈江东

1
2024-03-30 13:40

瞎扯,肾说换就能换的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