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楚策一》中记录了一段君臣对话,讲的是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

东风说 2024-04-01 10:45:37

《战国策·楚策一》中记录了一段君臣对话,讲的是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这个故事后来被概况为~狐假虎威。一个聪明的狐狸,利用了一个傻老虎的威严,不仅捞回来了自己的命,而且还在百兽中耀武扬威了一次。但是,这其中有几方面的深刻道理,值得思考和借鉴。一是狐假虎威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一只聪明的狐狸,必须是遇到一只傻乎乎的老虎,才成立。否则,狐狸一定是老虎的小菜。二是狐狸的小聪明只是偶起作用,真正能够产生持续作用的还是实力。老虎是百兽之王靠的是实力,狐狸没有实力才借虎威。三是转危为安靠有效的办法,狐狸如果没有脱险的办法,或脱险的办法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恐怕很难转危为安。所以,不管任何事情、任何时候,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办法,不是说法。

0 阅读:56
东风说

东风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