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用穴位组合:让你轻松掌握自我保健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中医实用穴位组合,让你轻松掌握自我保健的秘密。 清热——大椎+合谷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这两个穴位组合起来,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通便——气海+天枢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这组穴位能够调理肠胃,促进肠道蠕动,对于便秘、腹胀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消食——四缝+天枢 四缝穴位于手掌面,第2-5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的中央;天枢穴如前所述。这组穴位组合有消食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散寒——风门+风池+关元 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这组穴位能够温阳散寒,对于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止咳喘——俞府+云门 俞府穴位于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云门穴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这组穴位组合能够宣肺止咳,对于咳嗽、气喘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清胃降火——劳宫+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这组穴位能够清胃降火,对于胃火旺盛、口腔溃疡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清热养阴——内关+三阴交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这组穴位能够清热养阴,对于阴虚火旺、失眠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调精止带——命门+带脉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带脉穴位于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这组穴位能够调理冲任二脉,对于月经不调、带下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提神醒脑——大椎+天柱 大椎穴如前所述;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这组穴位能够提神醒脑,对于疲劳、头晕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清肺去火——鱼际+太溪 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的肌肉处;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这组穴位能够清肺去火,对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健脾养胃——足三里+中脘 足三里如前所述;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这组穴位能够健脾养胃,对于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清热解毒——外关+悬钟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这组穴位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炽盛、疮疡肿毒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掌握这些中医实用穴位组合,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还能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健康科普# #清风计划#
中医实用穴位组合:让你轻松掌握自我保健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中医实用穴
养护十九秒
2024-04-04 08:17:26
0
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