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开收割机# 昨晚看了莫言开收割机割青贮玉米的视频,作为老农,那画面实在是太

回村的小歇时光 2024-04-07 19:43:58

#莫言开收割机# 昨晚看了莫言开收割机割青贮玉米的视频,作为老农,那画面实在是太逗了。 看莫言老师操作方向盘的紧张程度,我想莫言老师应该没考过驾照吧!你想呀!只要熟练开车,取得了驾照,这种低速农业机械,还是在广袤的田野上行驶,真的没有那么紧张吧! 不过,话说回来,莫言虽然是农民出身的作家,但毕竟握习惯了笔杆,敲习惯了键盘,莫言老师的这双手适应不了操作农业机械了吧!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在中国众多新时期作家里,莫言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自从读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我就喜欢上了莫言。 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名人的行踪总会被拍到。可是,网友们不知道,在1990年前后,只要有机会,每到五月麦收时期,莫言都会抽空回到故乡高密,挥舞着镰刀参加割麦子劳动。 只要身为农民,就可以想到,莫言在高密平安庄村生活到20岁出头,去当兵了。那个年代北方农村20岁出头的青年,可以说对当地的各种农活都能拿起来,放得下。 可面对当下农业机械化,莫言老师没操作过大型农机,这我倒是相信。莫言老师体验了一把开联合收割机割玉米后,他无限感慨,道:这一片玉米,要是人工收割,100人也抵不过这一辆机器吧! 由莫言18日在青岛胶州体验收割机割玉米,我联想到,为什么1980年后,出现的新生代作家群,大部分都是咱农村走出来的,不仅莫言,周大新、阎连科、刘震云,就连作协主席铁凝,也在农村当过知青,铁主席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的名字就叫《会飞舞的镰刀》。 写到这里,我不由追问:为什么和莫言同时代的当代作家,当今还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一线作家们,大都来自农村?谁知道,能给我解释一下! 下图:来自视频截图

0 阅读:0
回村的小歇时光

回村的小歇时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