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芬兰大使“有几个氢弹投在中国,中国差不多就完了。”毛主席说“美国在中

红色的史纪 2024-04-07 20:07:12

1950年,芬兰大使“有几个氢弹投在中国,中国差不多就完了。”毛主席说“美国在中国投原子弹,把地球弄穿了,像地下铁一样,通到地球的那一头,就是美国。原子弹把地球弄毁了,对于太阳系说来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说来,亦算不了什么。”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里,毛泽东一直怀揣着强国强军的梦想。   从最初的劣势武器装备下努力打赢战争,到后来追赶先进技术、主动制止战争的重大战略思想转变,他始终不懈追求着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强盛。   时光倒回到1964年,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传来,整个国家沸腾了。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判断,有了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我们就有可能争取到十年的和平时间。   他深知,这不仅是对外展示国家实力的方式,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全部专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停止提供急需的设备。   面对这样的困境,毛泽东坚定地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在他的有力领导下,我国导弹、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相继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国家的威慑力。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毛泽东不仅关注进攻性武器的发展,还前瞻性地部署了防御性武器的研制。   他提出“有矛必有盾”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除了搞进攻性武器外,还要搞防御性武器。   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毛泽东的哲学思维,也是新中国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鲜明体现。   随着尖端武器的成功研制,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武器来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他多次提出全面禁止原子武器的思想,并在接见外宾时向世界人民清晰阐述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他强调,我们主张国与国之间不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原子弹应该作为防御的武器,而不是用来侵略和威胁他国。   然而,回溯到更早的朝鲜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于武器装备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与帝国主义初步较量中,他愈加强调现代武器装备的重要性。   他要求除购买武器装备外,还要多搞点技术项目以发展自己的兵工生产。他深知,没有现代的装备,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不可能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的豪迈口号。   这既是他对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将士的激励,也是他对现代武器装备与英勇斗志相结合的深刻认识。   他明白,虽然我们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但只要我们有不怕死、勇敢斗争的英雄气概,就一定能够战胜强敌。   时光再次倒回,回到1950年,芬兰大使曾预言中国若遭受原子弹打击将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威胁,毛泽东展现出了惊人的战略眼光和辩证思维。   他既未被恐惧所束缚,也未被狂妄所冲昏头脑。   他深知原子弹既是纸老虎也是真老虎,其破坏力巨大,因此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   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才能真正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和平。   从“搞一点原子弹”到“打手榴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劣势到优势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逐渐从战争的硝烟中崛起,成为了一个拥有强大国防力量的国家。   他的战略思想和坚定决心不仅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0 阅读:1338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