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的一天,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收到了一封信,看完后,让他百感交集。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他的思绪很快就回到了当年还在打仗的时候。 当年在国民党这么多军官里边,黄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因为他的性格很是奇怪。 他对国民党一直是非常拥护的态度,他觉得如果没有国民党,就不可能有自己的今天。 所以当时的黄维只要听到有任何人说国民党的不好,他都会站出来反驳,而且他不允许任何人在自己面前诋毁蒋介石,他对蒋介石的忠心是很多人都比不过的,这一点也是蒋介石为何如此器重黄维的关键原因。 要知道那时候蒋介石身居高位,所以他的疑心也非常的重,身边的很多人都遭到过他的怀疑,但黄维却是例外。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黄维对蒋介石究竟有多么的忠心,不然以蒋介石这么疑神疑鬼的性格,就算是他真的什么都没做,蒋介石也会怀疑到他的身上。 后来等到国民党实力大不如从前后,黄维也被关进了功德林里边,其实功德林里边的这些人也给了他很多次机会。 对于这些机会,如果是其他人的话,肯定牢牢抓住了,但前面提到了黄维的性格,非常的奇怪,当时的他不管怎么样,都不愿意批判国民党。 所以当时的他也没有办法被提前释放出去了,一直到后来功德林,决定把所有的人全都放出去后,他才终于从里边走出来。 从里边走出来后,黄维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到自己的老家,过普通的生活。只不过由于当年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太过于突出,再加上他的地位也确实不一般,所以组织最终还是找到了黄维,希望他能够呆在北京。 思考过后,他也选择了同意,因为他这时候也决定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了。 黄维在北京干活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封信,看到信里边的这个名字,他也知道这个人肯定是遇到了巨大的难处。 如果不是生活条件非常艰辛的话,是绝对不会写这封信给自己的,这个人就是周廷烈。 黄维对周廷烈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因为当时周廷烈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的突出,也得到了黄维的重点关注,只不过后来受到局势的影响,两人没办法继续待一起作战了,也只能“分隔两地”。 后来在国民党败退后,国民党也要求周廷烈和他们一起去到台湾,但他对台湾人生地不熟,他觉得自己如果真的过去了,到时候想要回一趟祖国就很不方便了。 所以他拒绝了国民党这些人的邀约,只能继续留在大陆,只不过由于他的身份比较的特殊,这就导致他在大陆的发展也极其不好,没办法的他只能装哑巴,避免被他人给盯上。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整整27年,在这27年的时间里,他不敢和任何人说话,因为他害怕自己一说话,自己的身份就暴露了出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黄维成功从里边出来了,而且还在北京当了官,所以他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写一封信给他看看,他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名字? 看到这封信后,黄维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件事告诉了中央,希望中央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周廷烈挺过这个难关。 中央的这些人看到黄维如此重视他,也知道他肯定是一个人才,所以当时他们也对他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其实在这之前,周廷烈就和相关部门提到过自己之前的经历,只不过相关部门的这些人压根就不相信周廷烈。 而他之所以敢和相关部门把自己之前经历的事情说出来,那也是因为国内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要再躲躲藏藏的过日子了。 后来的他只能把希望放在黄维身上,在黄维的帮助之下,他的生活终于有所改善!
1984年9月的一天,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收到了一封信,看完后,让他百感交集。
红色的史纪
2024-04-09 10:07:20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