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国大学还是“严进严出”,这种对大学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20多年前。 我国部分名校,还可以说是“严进”,录取分数高、竞争激烈,但谈不上“严出”,与世界一流大学对人才培养的严格要求相比,我国名校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获得毕业证书要轻松很多,看看欧美名校大学生有多累就知道了。 而除了名校之外的其他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宽进”了,20多年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0%多,现在已经超过60%,进大门的门槛还不宽吗?而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更谈不上“严出”了,虽然被称为大学生,可他们真具有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吗?而且,为了让更多学生上大学,大学在设置专业、扩大规模时,很难顾及质量保障,而是先扩大规模再说。缺乏严格的培养质量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不难才怪。 而遗憾的是,大学意识到“严出”的重要性,但做起来太难:有多少老师愿意从严对待学生?从严要求需要学校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淘汰学生后,家长、舆论质疑学校,学校为何要惹麻烦?更不要说有的学校还担心淘汰学生影响学费收入。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大学要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可人才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的原因。但推进“严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做出选择。
有人说我国大学还是“严进严出”,这种对大学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20多年前。 我
熊丙甲看教资
2024-04-16 16:51:43
0
阅读:135
用户17xxx22
经济不行再牛的大学就业也无能为力,别为官员开脱了
高低速
985 基本上严出,看看每年挂科退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