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三次新政的异同点
罗罗看过去
2024-04-18 12:14:33
晚清政府的三次新政指的是洋务运动/新政(同光新政)、戊戌新政、清末新政。
相同点:
1.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
2.涉及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
3.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
4、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1.背景:洋务新政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戊戌新政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发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兴起。2.目的:洋务新政是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实行戊戌新政;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阻止革命形势发展,清政府实行新政。3.倡导者代表的阶级:洋务新政、清末新政的主持者是地主阶级,未跳出“中体西用”圈子,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戊戌新政的实际倡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试图通过社会内部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强独立。4.内容:(1)经济领域:洋务新政举办新式企业;戊戌新政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实业;(2)政治领域:洋务新政设立总理衙门;戊戌新政对旧制度进行不少改革;清末新政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3)军事领域:洋务新政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戊戌新政实行征兵制;清末新政编练新军;(4)文教领域:洋务新政创办新式学堂;戊戌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小学堂;清末新政派遣留学生等。5.结果:由于列强的控制,清政府的腐败,洋务新政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由于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光绪帝没有实权,在顽固派破坏镇压下戊戌变法失败;由于新政增加捐税,激化了矛盾,清末新政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6.性质: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7.影响:洋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革命形势发展。总之,从三次新政来看,1.晚清近代化具有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迟缓的特点;2.清政府的近代化行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由其在保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决定的;3.尽管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危机,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