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了20年的假画,从一张30块卖到一张1.3万,而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全家人都指望他养活。被人质疑时,他说:“我造假是件好事。 在深圳大芬村,赵小勇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因为临摹名画而声名鹊起,成为了村里的名人。 二十年前,赵小勇带着对艺术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渴望,离开了湖南的老家,来到了深圳。 最初,他在一家树脂厂上班,每天工作14个小时,月末拿着微薄的工资,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在大芬村画画可以月入三千,这让他心动不已。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画画的道路。 起初,赵小勇在大芬村的生活并不轻松。他和几个师兄弟挤在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平房里,夏天的高温让他们彻夜难眠。 但赵小勇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他白天在画室里学习绘画,晚上则在灯光下练习到深夜。 经过两年的艰苦学习和实践,赵小勇终于掌握了临摹名画的技巧,他的画作也开始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赵小勇的订单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妻子、弟弟、小舅子都成了他的徒弟,他们一家人都依靠着赵小勇的画笔生活。 赵小勇的画作从最初的一张30元,逐渐涨到了一张1.3万元,他也因此成为了大芬村的名人。 他的妻子专画《星空》、《向日葵》;弟弟专画《咖啡厅》;小舅子专画《自画像》。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了大芬村的一张名片。 赵小勇的名声随着他的画作传遍了大芬村,甚至更远的地方。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像他一样怀揣着艺术梦想的普通人。 一时间订单增多了好几倍,仅凭着赵小勇一家很难满足订单的需求,他开始扩大自己的工作室,招聘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临摹名画的行列中。 在赵小勇的带领下,大芬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临摹名画为主的艺术产业。无数村民加入他的工作室,学习他的临摹技巧。 他们或许没有专业的艺术背景,但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而赵小勇一家的画作不仅为大芬村带来了经济收益,更让这个小村庄在艺术界有了一席之地。 在大芬村,艺术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殿堂,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一部分。 村民们不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变成了手握画笔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所收藏,大芬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然而,随着名声的增长,赵小勇也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质疑。 有人认为,临摹名画是对原作的模仿,缺乏创新和个性。 对此,赵小勇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临摹名画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临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师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理念。 而且,每一幅临摹作品都蕴含着临摹者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因此每一幅画作都是独一无二的。 面对外界的质疑,赵小勇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开始尝试在临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和理解,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画作。 他的作品开始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他的艺术之路也越走越宽。 在赵小勇的影响下,大芬村的其他农民画家也开始尝试创新和突破。 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临摹,而是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如今,大芬村已经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艺术村。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来到这里,欣赏农民画家们的作品,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赵小勇和他的画作,已经成为了大芬村的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着梦想、坚持和希望的符号。
他卖了20年的假画,从一张30块卖到一张1.3万,而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全
红色的史纪
2024-04-22 11:09:43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