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验总结。 我这里的EXPMA设置为(2、5、10、15)MACD不改,B

黄南森技术 2024-04-27 00:13:47

技术经验总结。 我这里的EXPMA设置为(2、5、10、15)MACD不改,BOLL设置为(10、3),KDJ设置为(14、13、4) 一,指标金叉,但k线没有站上10均线,就会出现背了又背的情况。 这时候不要死磕均线和带金叉的指标,需要换个指标看,用BOLL,在BOLL触底离开时,才有一定的空间操作。 或者可以画支撑线和压力线。 按道理来说,被10均线压制,就是下跌的趋势没有改变,是不能在10均线停留的。所以到达均线附近,需要重点关注走势是否能立马突破均线的压制,如果不能立马突破均线的压制,及时离场,寻找下一个目标。 二,大级别比小级别更重要 小级别经常会暴涨暴跌,小级别暴涨,是因为大级别的支撑,小级别的暴跌是因为大级别的压制。 三,背驰很重要,同时也是最难的点。 不区分背驰金叉买死叉卖,容易亏钱。有一种情况是。下跌的时候,本级别背驰了,大级别可以继续跌,导致本级别亏损扩大;上涨的时候,本级别背驰了,大级别可以继续涨。但另外一种情况是,上涨时背驰出现了,又会很快下跌,下跌时,背驰出现了又会很快上涨。 这就是难点所在。 如果不会处理背驰,建议放弃指标,忘记指标,只看均线,画画支撑位和压力位就可以了。 第一,确定了一个级别的下跌是不背驰的下跌,不要在低级别用指标金叉做任何的短差,这种短差会导致亏损扩大,因为下跌都没有背驰,说明下跌很猛,这时候很容易高位接刀。 相反,确定了一个级别的上涨是不背驰的上涨,不要在低级别做任何的短差,这种短差会导致盈利减少,因为没有背驰,说明上涨很猛,很可能卖了就涨上去了。 本级别的走势与指标如果同步,就在本级别操作。 第二,背驰是有各种力度的,必须区分出来,才能更好地处理背驰的情况。 第一种,力度最弱的底背驰。 很多人是看5均线操作的,收盘不上5均线,根本不用管。但是上了5均线后,又会经常产生背驰。 第一种力度最弱的背驰。 是指标的慢线与EMA10均线明显方向不一致的情况。 具体来说,EMA10均线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而指标线慢线走平或上升,指标快线与慢线反复交叉,K线一直贴近10均线不舍得走远也不舍得上穿,被10均线压制或偶尔突破一两根K线。 简单来说,K线与10均线一直贴贴,指标乱穿,金叉后站不稳10均线,都可以算第一种背驰。 这是最弱的一种底背驰,可以认为这时的本级别趋势依然向下。既然是向下,就要考虑后面还有一段下跌,观察这后面的跌破10均线的下跌情况,再决定如何操作,如果后面的下跌跌不动,说明下跌趋势趋势不久后即将发生改变。或是横盘或是上涨,这需要看第二第三种背驰的情况再做决定。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上了5均线,如果直冲上10均线,就没有第一种底背驰。 也可以没有第二第三种底背驰,凡是有底背驰的存在,都是对上涨的抵抗。 正常的上涨,都是直接上涨,是不需要对上涨有抵抗的,是走势与指标一致的,甚至是走势比指标更好的。 第二种,力度较强的底背驰。 如果本级别两底明显新低且指标的两底明显背驰,就是第二种底背驰。 这种两底明显是需要经过一轮反弹或横盘之后的才算。第一个第,以反弹或横盘的第一个底为准,第二个底,是以明显新低后,再次站上5均线再看。 这种背驰的力度比较大,可以支撑一轮本级别的行情。 第二种背驰多数是本级别的机会,但在更大级别可能只是反弹。 第三种是力度最大的底背驰,K线上穿10均线一小段距离,又下穿10均线一小段距离但不新低,或者甚至不下穿10均线然后继续上涨,指标线快线回踩的时候,明显在慢线上方远处就转头继续极速上行,是力度最强的底背驰。 这一种背驰,与第一种背驰的区别在于,K线不能与10均线贴贴,而是泾渭分明。 第三种背驰是一种大机会,可以直接在更小级别金叉位置介入,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背驰是对力度的一种把握,是一种抵抗,如果是最有力的上涨,底部根本不会有底背驰。 如果站上5均线后,没有任何的底背驰,走势与指标一致,甚至走势比指标更好,那么恭喜你,你赚大发了。 同理,顶背驰是对上涨的一种抵抗,如果跌破5均线后,没有任何的顶背驰,走势与指标一致,甚至走势比指标更差,那么很可怕。 因为顶背驰只是对抗上涨,连顶背驰都没有,说明根本不需要抵抗上涨,因为根本就不会再上涨。需要等下一次站上5均线后再看。 第三,确定止损条件。 没有人可以全对,所以才会有止损的存在。在当前级别金叉买,死叉卖,如果不是背驰段,基本都是盈利的,最怕的就是买在背驰段的金叉里。这时候,横盘的支撑线和压力线就显得尤其重要。 压力线是可以转为支撑线的。当有效突破压力线时,压力线就变成了下一个支撑线。支撑线是会转为压力线的。当有效跌破支撑线时,支撑线就变成了下一个压力线。 辅助手段,顶底分型,2均线形态。

0 阅读:567

评论列表

和心布艺软装

和心布艺软装

5
2024-05-19 09:09

[点赞]

黄南森技术

黄南森技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