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一家报纸在日本投降当天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作者写道:“在预测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毛泽东一直是永远正确的。”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就一步一步地扩大了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 “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第29军一部奋起抵抗,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对于抗战的前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亡国论”是其一种。这种人的论调是“中国的武器不如人,战必败”。“速胜论”则是另外一种。他们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认为只要再有几个台儿庄战役就可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持久战”的观点不同于以上两种观点,认为经过艰苦持久的抗战,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在延安的窑洞里,1938年5月,毛主席写出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科学著作。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尤其是根据10个月来的战争实践,同时借鉴古今中外的战争经验,以其惊人的洞察力,准确把握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历史走向,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从而确定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
他正确分析了中日双方基本矛盾后,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1945年9月2日,日本侵略者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当天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作者写道:“在预测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毛泽东一直是永远正确的。”是的,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雄辩地证明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证明了毛主席预言的正确。
的确,毛主席是预测战争趋势的行家里手。朝鲜战争一爆发,他就及时分析了战局的发展。他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速决,即朝鲜人民很快取得胜利,将美国侵略军赶走;二是持久,美国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甚至在朝鲜北部登陆,扩大战争规模,从而使战争转入持久。
在朝鲜人民军打到洛东江地区同敌人形成胶着状态时,毛主席告诫说,中国人民必须要有所准备,防止美帝国主义乱来。为了避免仓促应战,根据他的提议,中央军委连续两次召开会议,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并及时作出了第一步部署。边防军组成以后立即进行了紧张的集训。
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出兵援朝的问题。毛主席认为,如果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到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分子气焰增高,对我方甚为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牵制住,南满的电力也将被控制。所以,出兵朝鲜不仅是一个国际主义的问题,它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高度结合,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最后,伟大领袖毛主席把身后的中国发展方向也预料得非常精准👍👍👍
真正的中国人民怎么可能不怀念毛主席🙏🙏🙏
用户15xxx69
年龄越大,越能感受到毛主席的伟大,毛主席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