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哲)陋习之认干爹干妈文化: 比起我们彝族(阿哲)吃喝文化,认干爹干妈文

十三先看趣事 2024-05-02 16:49:31

彝族(阿哲)陋习之认干爹干妈文化: 比起我们彝族(阿哲)吃喝文化,认干爹干妈文化也是最让人痛恨文化习俗,直白一点说是因为背后沾满铜臭味道,原本抚慰人心的事,变成了经济负担! 孩子夜哭,身体不适,家里灾难多,为了压邪,一般都会找孩子的干爹干妈,有些是找了寺庙,一棵树,一块石头…… 这些我都理解和认同,毕竟人在绝望时,这是唯一的慰藉。 有时人家在做法事,被路人碰到了,那人就是干爹娘,意味着是天意而为之。 一般做好爹娘的,只是帮助这一家人走出困境,不需要做什么,平常有走动。但经济负担也不重,提一只鸡去探望干爹干妈就可以。 后来就变味了,孩子初中叛逆(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不愿意读书的,被自动认为是需要找干爹干妈。 这种要求很高,干爹干妈的属相必须合适,我妹我妹夫就这样被选中,成了两家人的干爹干妈,她坚决反对不接受! 但一家是自己邻居,一家是我表弟家。长辈们都来做工作,无奈被迫接受!于是多了两门亲事。 因为有认亲仪式,作为干爹干妈,要买衣服给孩子,还要准备礼,于是一场仪式她花了两千多多,关键是她家没有去,贷款去做的。 紧接着,叛逆的干女儿16岁肚子里带着球回来了,立马订婚,结婚,生孩子,后来都在家啃老。 每一次,都要出大血,苦不堪言。 我深爱这个名族,同时痛恨裹挟着风俗为由,裹上层层叠叠的铜臭味,大家负担累累,年年拼命挣钱,全部花在人情世故上。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0 阅读:157
十三先看趣事

十三先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