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发了文章平论太多,没有逐一回应,正好今天刷到了转载我文章的微头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本来的面目是“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显然不关孔子的事。 孔子不愚忠,孔子时代,鲁国季氏摄政,把鲁昭公驱逐流放,最终死在国外,孔子认为这做得对(见《左传》) 孔子对国君的态度是:“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中庸》 可见,现在人把很多不属于孔子的事加在孔子身上,这让人误会孔子,更提醒我们要准确认识孔子!
因为发了文章平论太多,没有逐一回应,正好今天刷到了转载我文章的微头条:君要臣死臣
文化虚而待物者
2024-05-05 14:56:34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