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2年岳飞被杀,临安百姓全城欢庆。 二十年后平冤昭雪,临安全城欢庆。 王

牛犇犇理性 2024-05-12 16:54:41

公元1142年岳飞被杀,临安百姓全城欢庆。 二十年后平冤昭雪,临安全城欢庆。 王立群教授的这句话,勾勒出了一幅两难全城欢庆的沉重图景,岳飞被杀的那一年,和平冤昭雪的那一年,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都吐露着人性的复杂。 公元1142年,一位民族英雄悲情落幕,岳飞被杀,将军倒在了卑劣的莫须有之罪下。临安城内,按说应是白纸黑字,然而确是掩饰不住的喜气。欢声笑语中,人们似乎忘却了那个誓死守卫家国的背影,忘记了他对土地的忠诚和热血。是那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还是百姓心中的无知和愚沌?人们为何如此短视,又为何如此易变? 史书上不会写道,临安城内有多少人是真心欢笑,有多少人是在泪水中假装的欣喜。也不会记载,那些为岳飞默默流泪的平民,在深夜里怀抱着怎样的愤懑和不甘。欢庆背后,有多少良知被埋没,又有多少正义被辜负。 而二十年后,在同一片天空下,当真相大白,冤屈得以平反,临安百姓又是满街的锣鼓喧天、彩旗飞舞。那一刻,是不是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纯粹的快乐?还是只不过是权贵们机关算尽地安排出的又一出戏剧?在那些装点门面的热闹背后,岳飞的家人,经历了多少无尽的黑夜煎熬?如今的欢庆又能弥补多少他们的失落和伤痛? 这两次的欢庆,夹杂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夹杂着是非败赢和荣辱兴废。它们揭示了人性的薄弱,也显示了公道的漫长。那些真实而又虚妄的欢笑,犹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但它们留下的,却是深深的思考。 在历史的洪流中,英雄的生死,公道的伸张,似乎总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变幻无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置身何处,也无法预知会在哪一个历史的节点上追问自己的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去记忆,怎样去领悟。 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历史并非永远写给胜利者;正义,需要被铭记。在欢庆的人群中,我们不妨也保留一份沉默的思考,让心灵变得更加宁静与深邃。在喧嚣过后,唯有内心的正直与坦荡,能跨越岁月,尊重过往,期许未来。 故去的英雄,或许已在天之灵处安然微笑。而我们,还在尘世红尘中仰望星空,寻找着那一份不可忘却的真相,一个永不褪色的公道,与一个永不消逝的信念。在欢庆与平反之间,我们见证了历史的悲喜,也反思了人性的光明与阴暗。让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尊重,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不忘心中的英雄,不忘世间的温柔。

0 阅读:462

评论列表

我们

我们

4
2024-05-14 09:27

皇帝一换,罪犯变好人,百姓都是棋子,任皇帝摆布的,岳飞也是皇帝的菜,所谓非卿不忠,非朕不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封建帝王的必修课

ywhg

ywhg

2
2024-05-12 22:14

好人不会看眼色呀

牛犇犇理性

牛犇犇理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