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佛教之前【寺和庙】是啥场所? “寺”本是官衙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 “庙”本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如皇家的太庙、官员的家庙。 寺和庙的性质都是在汉代发生变化的。相传汉明帝时,天竺僧人用白马驮经来到洛阳,住在“鸿胪寺”,鸿胪寺是鸿胪卿的官署,改建后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渐渐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名越来越少,作为和尚“寺院”名越来越多。 庙,本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汉代以后,庙逐渐变成了“神社”,成了祭祀鬼神的地方,如土地庙、山神庙、财神庙、龙王庙等,后来也用来敕封、追谥文官武将,如孔庙(文庙)、岳飞庙、关帝庙等。后来,因佛教传入,里面供奉着佛祖或菩萨,所以和尚的寺院就有了“庙”的俗称。#文章首发挑战赛# #传统文化# #中国古建筑摄影联盟#
在没有佛教之前【寺和庙】是啥场所? “寺”本是官衙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 “庙
塞外来克
2024-05-13 06:57:07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