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丽君,又出来哭了,这次是因为卖樱桃翻车。 之前这对小夫妻被大家关注,是因为烂尾楼维权,在舆论支持下,取得一些进展之后,他们回到农村,打算自己创业。 最近,家里种的几亩樱桃成熟,加上账号这些年积累了一些粉丝,就想靠平台卖货。 一看是助农的好事儿,网友纷纷下单支持,一时间销量暴涨,于是他们又把带货范围扩大到全村,准备帮所有村民卖樱桃。 有网友提醒他们,生鲜卖着容易,但因为运损、储存等问题,售后是个大事儿,所以平台对资质要求很高,还要求交一大笔保证金,本质也是为了保护商家和消费者,让他们一定注意,不能心急。 结果呢,这对小夫妻,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耍小聪明,竟然觉得,平台要资质,那我绕开平台不就行了? 于是引流到线下,通过私人对接去卖。 这里边隐患有多少,大家想想—— 你钱给了,但收到的樱桃是坏的,咋办?对方不认账,甩锅给物流,咋办?觉得果子品质差,想给其他消费者提个醒,发现没有点评机制,咋办?樱桃不干净,吃坏肚子了,想找对方退一赔十,发现被拉黑了,咋办? 这些问题通过平台都好解决,哪怕商家不认,平台也可以用保证金先行赔付消费者,而变成私下交易,上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大雷。——于是,平台就以私下交易为由,把俩人的带货橱窗给封禁了。 这才有了小夫妻再次唉声叹气,泪流满面的画面。 我相信,亮亮丽君夫妇作为烂尾楼受害者,对规则和监管的理解比一般人都要深刻,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烂尾的房子和腐烂的果子,是一体两面的。 当自己是逃避监管的受害者时,喊疼比谁声音都大;可当自己能成为逃避监管的受益者时,选择又比谁都诚实。 当然,亮亮和丽君夫妻解释说卖樱桃是临时起意,做的是季节生意,资质办下来果子也过季了,就想先把果子卖掉再说。 这就是典型的短线思维,事前没有行业调查也没有详细规划,就想低成本地赚一波快钱,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其实既然试水反响不错,就该考虑把生意规范地做起来,把品牌打响,靠着积累的流量和稳定的货源,未尝不能成就一番电商事业。 可惜,人只能赚到与认知相匹配的钱。 一手再好的牌,盲目、短视地去打,也是必输无疑。 据了解,亮亮丽君夫妇正在申诉解封,那么我也希望他们能如愿以偿,走出困境。 如果烂尾楼还没教会他们敬畏规则,这次,也该学会了。 #烂尾楼要账被打的亮亮丽君夫妇要回老家#
亮亮丽君,又出来哭了,这次是因为卖樱桃翻车。 之前这对小夫妻被大家关注,是因为
周兆成律师
2024-05-13 16:53:40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