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问:
“82年8月工作23年6月退休,工作年限是42年吗?”
我不知道这位朋友问的这个“工作年限”是想用在何处?就从各个用途说说这个年限问题。
一、计算老办法养老金用“工龄”
如果这个“工作年限”用于计算老办法养老金,它被称为“工龄”。
工龄的计算公式是:年减年加1。
如本例的工龄
=年减年加1
=退休年-参加工作年+1
=2023-1982+1
=42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024年10月以后,过渡期结束,不再进行新办法养老金和老办法养老金的比较,也就不再计算老办法养老金,也就不再这样使用这个“老办法的工作年限”了。
二、计算基础养老金用“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需要精确计算到月,即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是多少年零几个月。
计算公式时:
=((退休年-参加工作年)×12+退休月-参加工作月+1)÷12
基础养老金是根据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每满1年发给1%。
这样,精确计算到月的“缴费年限”,需要换算为年。各个省市要求的计算精度稍有差异:
如山东、陕西等大部分省市保留两位小数、山西省需要保留5位小数、四川省保留了4位小数、还有部分省市用月数除以12的自然数……
如本例的缴费年限
=((退休年-参加工作年)×12+退休月-参加工作月+1)÷12
=((2023-1982)×12+6-8+1)÷12
=(41×12+6-8+1)÷12
=(492+6-8+1)÷12
=491÷12
≈40.916666666667(计算机系统默认位数)
≈40.91667(部分省市保留5位小数)
≈40.9167(部分省市保留4位小数)
≈40.92(部分省市保留2位小数)
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可能有些许差异:
如计发基数8079、平均缴费指数1.375、缴费月数491个月的基础养老金:
=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比例
A、
=8709×(1+1.375)÷2×40.91667×1%
≈4231.576438
≈4231.58元
B、
=8709×(1+1.375)÷2×40.9167×1%
≈4231.57954
≈4231.58元
C、
=8709×(1+1.375)÷2×40.92×1%
≈4231.920825
≈4231.92元
值得一说的是,也不一定保留2位小数就一定会有利于退休人员!如不足一年的月数是1、4、7、10个月的时候,千分位的0.003将被舍掉,如上例用40年1个月计算:
A、
=8709×(1+1.375)÷2×40.08333×1%
≈4145.392936
≈4145.39元
B、
=8709×(1+1.375)÷2×40.08×1%
≈4145.04855
≈4145.05元
三、计算教龄满30年的一次性补贴时用“教龄”
教龄
=年减年加1
=退休年-参加工作年+1
=2023-1982+1
=42年。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
部分地方的教龄审核非常严格,人事部门工作人员会逐年逐学期审核退休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不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年限会被逐一扣减。
所以教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用公式计算的,而是一一加减的。
您对工龄、教龄和缴费年限有何看法,请您留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