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韩国货在中国突然不“香”了?从化妆品、潮流服饰到手机、汽车,这些昔日的“宠儿”怎么就被打入冷宫? 先说说那些曾让人疯狂剁手的韩国美妆,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两大巨头,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额竟惨遭滑铁卢,分别狂跌20%、19.6%,日媒更是无情地形容为“韩妆在华光芒不再”。 再来看看手机、汽车圈,三星手机从十年前的20%市场占有率沦落到不足1%的尴尬境地,韩系车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份额缩水到只剩1.5%,现代汽车甚至开始卖厂自救。 问题来了,中国人不花钱了吗?非也!去年,国内汽车销量稳增5.6%,化妆品零售额也喜提5.1%的增长。真相只有一个:我们不再青睐韩系产品了。 这背后,两大原因: 第一,国货雄起,韩货靠边站。拿化妆品举例,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横扫千军,还逆袭出口到韩国,前8个月出口额暴增约190%。汽车界也不例外,中国造汽车在韩国新注册数量激增107%。这波操作,简直是华丽转身! 第二,心态转变,国潮当道。过去,洋品牌象征面子工程,现在,理性的我们更爱中国文化,支持国货成为时尚态度。唯品会上,旗袍销量飙升20%以上,运动装备更是疯长35%,90后小鲜肉纷纷加入国货大军,进口货不再是唯一选择。 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中国连续20年是其头号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力压美日总和。韩流遇冷,韩国上下都急了,这无疑是给韩企敲响警钟:创新乏力还想在中国市场混?门儿都没有! 综上所述,韩流退潮的背后,是国货品质的飞跃与民族自信的觉醒。国货,不再是替代品,而是潮流的引领者。这场消费市场的变局,值得每一个爱国货的你我骄傲,也留给韩国品牌一个深思的课题:如何在新时代的中国重获青睐?
为啥韩国货在中国突然不“香”了?从化妆品、潮流服饰到手机、汽车,这些昔日的“宠儿
牛犇犇理性
2024-05-15 06:54:39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