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健身卡、奶茶、山姆会员卡,中产阶层的四大标配,如今日落西山。近来健身房关闭潮犹如海啸,网友迷惑了:我的人生目标呢? 曾经,上午奶茶,中午逛山姆会员店,下午咖啡,晚上健身,这是多少自称过上小资生活的中产阶层的日常朋友圈中的照片。然而,当可以用短视频更全面展现自己优渥生活的时代来临之际,朋友圈静默了,短视频零关注了。 咖啡店越来越少,奶茶变成了大众饮品,网购和社区便利店人流如织,但山姆会员卡不再成为身份的标志。 健身房不再人满为患,会员卡作废、工作人员欠薪、房租要不回来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有人说健身行业的冬天之所以来临与疫情有关,疫情之后,很多行业没有彻底复苏,人们收紧银根,所以健身消费少了。 有人说是因为健身以后发现该胖还是胖,该生病还是生病,所以对多年来的健身宣传口号不再相信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健身行业遭遇寒冬呢?真的是因为中产阶层变成无产阶层而不再买单了吗? 身房关闭潮与当年的绿豆逗你玩、姜你军、蒜你狠是否具有相似的背景呢? 先看健身行业是如何起家的吧。 原本,在我国健身并不热门,很多人锻炼身体就是跑步、打羽毛球、练练太极拳什么的,气功热曾经风靡一时,后来人们发现所谓的气功大多数都是伪气功,不值得一信。 八段锦如果不是因为新冠疫情,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后来,人们开始喜欢现代健身,特别是那些脂肪多的人更喜欢健身,认为健身不但能够长肌肉、去肥膘,而且能够通过出汗来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这些需求导致健身行业风起云涌。 其实,直到现在,这些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健身房的生意却门口罗雀,不得不关闭门店,裁撤员工,甚至拿着会员费直接跑路。 烧光1亿,关店欠薪 今年4月30日晚上,专门做高端人士健身业务的space花光1个亿后表示,以后不再运营了。 这个决定发布得非常突然,不但会员不知所措,就连健身房的教练们都毫不知情,提供场所的国贸商场也是一头雾水。 因为提前解除合同,导致错过了出租场地的黄金时段,产生了很大的损失。 之前space深受中产阶层欢迎,会员很多,不得不排队来健身,疫情固然对它造成了影响,但是疫情结束之后,仍然人流如织,为什么跑路呢? 最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已经宣称闭店了,但是space的会员卡仍然可以继续充值,人们得不怀疑,这就是一个打造高端人设来吸引会员充值的骗子,当资金汇集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跑路。 所以说,当其他高端会馆表示用space会员卡的人可以到他们那里健身、继续充值的时候,人们投以怀疑的目光。 这些会馆可能觉得这些会员太好骗。虽然这些高端会馆表示没有用完的space会员卡可以继续使用,但是采用这种办法粘住了会员以后继续充值,那么,这些损失的小成本就可以收回来。 根据space的说法,它的资金流断裂了,那么这些年充值的会员费都哪去了呢? space还真的没有赚到钱,它的生存方式在这些年就是一直以新会员养老会员,因为它的投入巨大。 马修•艾利逊在2016年的时候在北京开了内地的第一家马修•艾利逊门店。 他本人拥有阿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学位,还是注册瑜伽师,同时曾经担任过索尼音乐和百代唱片的高管,加上开业时请了很多体育明星、演艺明星来助阵,所以很快就声誉鹊起,吸引了不少风险投资。 然后在上海等地又开新店。每家店都装修豪华,与此同时,所选的地点都是热门地点,所以说租金很高,比如北京太古汇的space门店一个月的租金就达75万,水电费也不菲,加上打广告的费用和聘请教练的费用,每个月的成本高达120万。 然而,太古汇门店的场地又达不到吸收更多会员的要求,它所能容纳的会员所缴纳的会员费,仅仅在120万上下,也就是说运营了很多年,都没有赚钱。 其他的门店,有的还亏本。 风险投资是要赚钱的,没有盈利就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血本无归,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投了。如果再遇上工资上涨、租金上涨等问题,那么就要亏本了,所以就赶紧跑路了。 预付卡跑路的情情,近年多见,会员损失惨重,健身和美发行业,预付卡问题格外突出。人世间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情,不健身不能活吗?工程师在公园找个人理发很难看,会影响自己的技术水平吗?不会的,所以大家建立倒逼机制,只要提前充值,就不去消费,看谁能耗得起,你说对不对? 参考资料: 1. 鲁中晨报:吴彦祖曾投资的高端健身房Space,突然宣布全部门店关闭!学员懵了:白天还在上课,有人损失上万元 2. 凤凰网:「最好」的健身房,也跑路了
咖啡、健身卡、奶茶、山姆会员卡,中产阶层的四大标配,如今日落西山。近来健身房关闭
一个趣知史
2024-05-17 19:54: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