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高人气,让美国人破防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6日开始访华。一周多以前,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第八届总统。
在3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当选。这让美西方又破防了——在不少美国媒体笔下,眼下俄罗斯情况“不太妙”:外陷战争泥潭,内有恐袭威胁,经济上承受制裁重压。
普京为啥这么受民众欢迎?要搞明白这个问题,美国人不妨好好研究一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历史。那段历史,为俄罗斯的前途以及普京个人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01
说起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就不得不提那场“休克疗法”。“休克疗法”深刻影响了俄罗斯人对西方的看法,从更宏阔视野加以审视,你会发现,这件事还牵涉全球思潮、地缘政治、南北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变局。
1991年苏联解体后,被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洗脑的俄罗斯某些领导人,决定肢解原有体制,接受“休克疗法”,以便实现全盘西化,彻底投入西方怀抱。
这套主要由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等人创立的“新自由主义”疗法,主张“资产私有化”“金融和贸易自由化”“财政紧缩化”等一系列改革。
然而,对于俄罗斯这样长期运行计划经济、搞价格管制、原有体制包袱重、供需严重失衡、国有企业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大国,实施上述改革,犹如接受一场风险极高且费用昂贵的外科手术。
所谓风险高,是因为长期管制下的计划经济一旦突然自由化,短期可能导致物价飙涨、企业倒闭、本币贬值、资产缩水和财政紧缩等不利情况叠加的危险局面,乃至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和社会危机。
说其昂贵,是因为这种手术需要充沛的“备用血浆”加持,也即海量外部资金和援助托底。一旦市场出现异常,可兜住基本民生,保证经济尽快回血,以便转轨得以平稳继续。
现实情况是,“休克疗法”非但没能扭转俄罗斯经济颓势,反而导致贫困率陡增,卢布资产大幅贬值,物价飙涨。
而那些向俄罗斯推销“休克疗法”奇效的西方势力,非但未能如其事先承诺的那样,给予俄罗斯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反而一方面以援助为诱饵,诱导俄罗斯接受包括肢解国有经济和保持财政紧缩等苛刻的受援条件,并坐视卢布疯狂贬值;另一方配合少数特权阶层和西方投资机构精心做局,诱导俄罗斯人抛售相关资产所有权凭证,并成功抄底,一度掌控不少俄罗斯经济命脉。也就是说,西方势力非但不给输血,还上下其手,加速给“俄罗斯病人”放血。
02
显然,“休克疗法”的实质是一场亲资本、亲西方的改革,受益者是觊觎国有资产的特权阶层和试图从经济上彻底搞垮俄罗斯的西方政治势力。这种复杂的算计,显然是作为学者的萨克斯所无法预想的,估计他当时也被这场猛如虎的操作搞蒙圈了。
Image
这位被西方舆论包装成“休克疗法”之父的学者,发现自己被人推上前台,仅仅是为充当对俄展开战略忽悠和财富收割的一枚棋子,并顺理成章地代人受过,承担了“误人家国”的污名。这对于笃信“新自由主义”救世界的萨克斯而言,其中的幻灭感可想而知。
后来,萨克斯从西方理论和对外政策实践的笃信者和推销人,变成了美西方霸权的批判者和“华盛顿共识”的质疑者。这位学者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外人无从知晓,只能从他的学术观点中一窥一二。
从更宏观的视野看,“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加速了俄罗斯社会思潮的逆转和普京个人命运转折点的到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基本走向。
对俄罗斯民众而言,那是一段刻骨铭心、充满屈辱和痛苦的记忆,当然也包括普京本人在内。当时的普京已经开始从政,俄罗斯遭遇的一切让他对西方的美好幻想和期待逐渐破灭。
当年,伴随经济深度休克,众多俄罗斯人陷入失业和贫困深渊。数据显示,在苏联解体后的五年内,俄罗斯经济萎缩了一半以上,国有资产损失数千亿美元。人口增长率自1991年陷入停滞,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5倍,社会福利难以为继,犯罪率上升,因谋杀、自杀、酗酒等非自然原因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1989年到2002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180万,期间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一度降至60岁以下。
可以说,俄罗斯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极其罕见的财富蒸发和社会浩劫,代价之大,难以衡量。在此过程中,发生过大量普通人的悲剧,读来令人心碎,在此不再展开。
03
世纪之交,普京临危受命,出任俄罗斯总统。他铁腕出击,打击买办阶层和黑帮势力,逐步重新掌控国民经济命脉,进而借助能源价格上涨周期,有效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善就业,扩大社会福利开支,稳定卢布汇率,让普通民众获得了久违的稳定和安全感。
Image
数据显示,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相比,普京执政后,谋杀和酒精中毒致死者人数和自杀者人数均大幅下降。据《柳叶刀》报道,与2000年相比,当前俄罗斯的婴儿死亡率下降了56%。
在很多俄罗斯人看来,是普京,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结束了俄罗斯经济受寡头垄断、社会秩序受黑帮滋扰、国民财富受国际资本及其代持者收割、地缘政治受西方集团摆布的棘手局面,并有效遏制了经济疲软、社会福利滑坡、分裂势力暴乱不止的颓势,有效缓解了“休克疗法”后遗症。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某种程度上,是美国人自己的战略短视、无底线操作和丑陋吃相,成就了普京的高民意,也在全球更大范围,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中,开启了一场针对西方模式和理论的“祛魅”运动,并为今日之地缘政治大变局,埋下了看似轻巧、实则要紧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