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你知道“五服”是什么吗? 我们常听到一句俗语

趣史談过去 2024-05-20 19:36:03

为什么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你知道“五服”是什么吗? 我们常听到一句俗语,叫“最亲不过五服”,于是很多人都觉得,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那么,到底什么是五服呢? 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人认为“亲”父亲这方的亲人,“戚”指的是母亲一方的亲人。“五服”主要是以父亲这方的家族观念为主,即出了五服就不再是“亲”,只是同族人。 《礼记·檀弓下》中提出“五服”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和自己这五代人,具有“亲”的关系。而“五服”这一观念也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民俗,特别是丧葬和祭祀方面。 古时,一旦家中有人去世,那么其余人就会根据和死者关系的远近穿不同类型的丧服,明朝实行: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按照亲疏远近依次递减。 如果是死者的子女,一般穿的都是“斩衰”丧服,这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而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此成为“斩衰”。其中,斩衰需要守孝三年,缌麻为三个月,中间几类根据与死者的关系从三年到三个月不等。 而如果前来吊唁的人,与与死者的关系超过了五服,那么就不需要穿丧服。所以有“判断亲疏看五服”的说法。

0 阅读:134
趣史談过去

趣史談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