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由于黄渤和黄晓明的滑稽推广,让“喝啤酒,吃蛤蜊”这句青岛话一跃成为青岛方言

文有王铎 2024-05-22 14:45:30

现在,由于黄渤和黄晓明的滑稽推广,让“喝啤酒,吃蛤蜊”这句青岛话一跃成为青岛方言的一面“导游旗”。似乎,只要是会说这六个字,就是会说青岛话。其实,这一短语,绝非青岛成语。也不是青岛人常常挂在嘴上的话,而是一句现拼硬凑的广告语。 这就引发了人们对青岛话构建的深入思考。 叫我说,这就牵涉到了青岛话的品位和层次。 也就是说,孩子们说青岛话是一个样,成年人说青岛话又是另一个样;女人们说青岛话是一种韵味,而大老爷们说青岛话又是另一种气息;工人、农民说青岛话是一个范围,而商人、学生、当兵的和知识分子讲青岛话又是更多、更广、更复杂的一些范围。 人的社会属性不同,阶级、地位、职业、工作、出身、家世和年龄不同,所呈现出的青岛话品位和层次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文革时期,青岛装卸运输队使用了一种简易运输车,俗名唤做“叭哒叭”。这种车的突出特点是可以360度调头,极为方便。 孩子们称呼它的时候,其含义多在滑稽可笑上。而老人们说起它来,就掺杂了辛苦、不易和影响市容和环境的一些情感。而在驾驶员的口中,又多了一种烦躁的意味。 于是,当时在运输车队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道是: 叭哒叭, 叭哒叭—— 不是拉鱼, 就是拉虾。 呵呵,这就是说,人家每天都要和腥臊烂臭打交道,驾驶员们真是打心眼儿里烦透了。 再说,由于说话对象的不同,在青岛话中使用的词汇也不相同。 比如,女人们在哄孩子的时候,常常把汽车叫成“嘚嘚”(象声词)。小汽车叫“小嘚嘚”,大汽车呢?就叫“大嘚嘚”。如,“走,我带你看大嘚嘚去!” 可成年人一起说话,就不能把汽车称做“嘚嘚”。 还有,即使是同样一种语境,同样表达一种情感,由于说话人的身份不同,故使用词汇也不同。 如涨颠、展扬、翅鳞、抖擞、柴、飘、显摆、望天儿、扭捏、讪讪和乌嘚嘚等等。你看,要真正弄懂青岛话,拿捏出词汇中细微的差别,也是不容易的。 还有傻大二虎痴,和傻大笨粗、痴子等木人,都不是一个意思。其中说话者的品位和层次,都会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一句话,文化程度越高,经历和阅历越多、越广的人,青岛话就越丰富,越说得好。(王铎)

0 阅读:48
文有王铎

文有王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