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折笔、翻笔、调笔——五十聊临写《圣教序》中的“是”字

云峰语录 2024-05-27 07:17:06

一笑三语:折笔、翻笔、调笔——五十聊临写《圣教序》中的“是”字

今天三语继续聊《圣教序》中的字,然,今天主角是字“是”字,此宛如一座稳固的三角之塔,其形态独具韵味。脑袋精巧,身子宽阔,而全字的关键难点就藏于下半部分。然而,当轻拈毛笔,欲临此字时,必须精准拿捏“中竖”与上方“日”字的微妙关系。下半部分那看似连贯一体的笔划,实则暗蕴停顿调锋的玄机,稍有疏忽,笔划便易流于油滑,失却应有的劲道与神采。

且,这个看似平凡却使用频繁的“是”字,恰似一颗深藏奥秘的明珠,值得我细细摩挲与深入探究。详察其运笔之法,先沉稳临写出上方“日”字的第一笔竖画,继而流畅挥就横折,其中间两横仿若灵动的数字 3 跃然纸上。3 字最后折笔与下方长横之间似有藕断丝连之意,长横行至末端,巧妙翻笔上扬与中竖自然衔接,中竖顺势而下至末端向右轻盈挑勾,接着自然书就右边短横,短横完毕往下翻笔回走向左上,而后潇洒写出撇画,撇画末端左上翻转调笔,最后酣畅接上捺画,至此“是”字的完整运笔过程方才完美呈现。

至此,且看此字重心,那关键的中竖钩竖画恰似定盘之星,基本位于全字竖中线处,仿若整个字围绕此线翩翩起舞,左右两边和谐摇曳,展露出平衡之美。

由此可见,当我临写“是”字时,便仿若踏入一座诗意的艺术殿堂。“笔走龙蛇惊风雨,墨染春秋绘乾坤”,每一笔的挥洒,每一次的转折调锋,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智慧。故,需静心沉浸其中,用心体悟每一处细微的变化与韵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不同的角度与心境下,能领略到这个字的多样魅力。

然,通过不断临写“是”字,犹如“千锤万凿出深山”般逐渐提升运笔技巧与对字结构的把握能力。至此,我会惊觉,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字背后竟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与技巧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己怀着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一遍又一遍地临写此字。在笔墨的流淌与心灵的感悟中,探寻书法的奥秘,感受那一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让自己在书法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不断提升与完善自我的艺术修养。

最后《临写“是”字有感》一首七言绝句:

竖横连贯起风姿,

折笔回锋意韵奇。

撇捺飞扬神采显,

“是”中妙处墨香知。

范云峰甲辰四月二十北京早安!

0 阅读:1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