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新一轮对华攻击,或许是下台前为特朗普“挖坑”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一边说要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一边又疯狂对中国发起新一轮“关税战”,这明显又是一个“自残”行为,显然是在效仿其前任特朗普的出尔反尔,这不由让人联想起特朗普下台前为拜登的“挖坑”之举,或许真的是意识到自己要下台,而下台前也要为特朗普“挖坑”。
巴厘岛和旧金山两次“会晤”都达成了重要“共识”,而双方的外交互动中美方也总是把“落实共识”挂在嘴边。然而,一边积极与中国互动,并强调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另一边却疯狂对华发起攻击。
近来,拜登不顾国内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断然对华发起了新一轮的“关税战”,显然是在破坏好不容易才达成的“会晤共识”,非但不是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反而是在恶化双边关系。
就算此举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困难,却难以动摇中国在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和制造优势地位。反而会对美国带来不利影响,更会打击应对气候这一重要课题所进行的努力。
此举显然还得是美国的消费者买单。这在特朗普的关税战中就已经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或证明。而美国通胀长期居高不下,也与关税战有很大的关系。
重要的是,如此明显违反世贸规则和破坏世界经济运行的行为,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批评和指责,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形象和信誉,对美国霸权也是一大损害。
损人利己的事可以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可以做。可损人害己的事也要做,那就令人不可思议了,也就意味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尽管说此举有借此拉盟友国家共同围攻中国之意,可尽管财长耶伦和国务卿布林肯费尽了口舌,连一向亲美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强调“不与美国同步”,而日韩此时也在与中国积极互动,连英国的高官都反对与中国脱钩。
这表明在发动关税战问题上,事先没有与盟友沟通好,或者说没能说服盟友一齐上阵,也就是说关税战的目的并非是或并没有期望着能够拉盟友入伙。
虽然距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可从目前的整体形势来看,拜登赢面不大。而老迈的拜登显然也不可能胜任一个任期了。
目前,特朗普已经明显是压了拜登一头,而民主党也显然被共和党有所压制。这一次大选,拜登和民主党很有可能会一败涂地。
由于惧怕于与中国爆发激烈的冲突,更由于自身陷入战略困境之中,年内已经不大可能对中国发动更猛烈的攻击了。所以,这一轮关税战,就是卸任前最后一轮对华较大的攻击行动了。
一方面是期望强打中国牌有利选情,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学习特朗普为后任“挖坑”了。
拜登与特朗普不但有政治恩怨,还有更强烈的私人恩怨,近3年多来拜登可是没少折腾特朗普,而特朗普也一再誓言一旦重新入主白宫,肯定会对拜登家族进行报复。即使是为了私人恩怨,拜登也有理由为特朗普挖坑。
在对华问题上,原本特朗普在最后时刻是与中国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表明其无意恶化与中国的贸易战,或恶化对华关系。
可是,在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拜登发现自己的选情严重不乐观,所以就强硬提出了“脱钩”概念,同时以涉疆、涉港问题或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制裁更多中国公司、政府实体和官员,这就引发了更大的“敌意”。
对此,当时就有知情人披露:特朗普将在任期最后10个星期巩固自己的对华政策遗产,让继任的拜登政府修改对华政策变得政治上不可行,并指出这是卸任前为拜登挖坑。
而在拜登入主白宫之后,尽管表现的是“逢特必反”,可在贸易战问题上却不得不延续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更是强烈推动特朗普提出的脱钩战略。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特朗普时期对华3000多亿的商品加征的高关税非但没敢取消,反而在此基础上又发动了新的关税战。而随后又把特朗普关税战关税豁免的产品中的一半取消了豁免。
也就是说,在对华经贸关系问题上,拜登一直没有自己的政策主张,或者说是一直在延续特朗普的打法和脱钩战略,这对其选情,肯定不利。而他也不得不如此,这就是特朗普“挖坑”的效果了。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特朗普下台前为我挖坑,我下台前就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这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脱钩的结果必然要走向冷热战式对抗模式。
拜登在下台前对华发起新一轮的关税战,随后也可能还会有其它恶化中美关系的措施。特朗普本就威胁要对华所有产品加征更高的关税,这将对中美甚至于对世界产生极大的伤害。
拜登这一将军,特朗普入主白宫后也就不得不继续强硬下去,等于是为特朗普挖坑了。
目前的中美关系已经是严重的紧张对立,如果美方继续采取更强硬在的对抗姿态,走向冷热战是一种必然。其实目前实际上已经是进入到了“新模式冷战”。
伤害中国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美国,这样才能证明特朗普的危害性和共和党的失败,才能让民主党有机会或迅速翻身。而忙于与中国“打冷战”的特朗普或许也就无暇顾及对拜登的报复。因此说,拜登新一轮对华攻击或许是下台前为特朗普“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