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名中年妇女的信,引起了陈毅师长的重视,亲自下发了秘四字第589号指令,为一应人等解决了生活和安置问题! 这位中年妇女叫凌维诚,上海人,出生于1907年,抗日名将谢晋元将军的夫人。 她出生于一个家境优渥的商人家庭,从小衣食无忧,接受了良好的系统教育,十几岁时也是一位阳光靓丽、多才多艺的文艺女青年。 1929年,她嫁给了英俊帅气、魁梧硬朗的年轻军官谢晋元。 谢晋元是广东梅州蕉岭人,比凌维诚大两岁,“蕉岭抗日三英杰”之一。 他的父亲是小商贩,母亲是个渔家女,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 但他自幼志向远大,崇拜岳飞,将“精忠报国”视为人生座右铭,少年时便树立了报国之志。 20岁那一年,他刚走出大学校门,便考入了黄埔军校,自此投身步武开始戎马建功。 他迎娶凌维诚那一年,虽然还只是个少尉排长,但却是一位参加过北伐战争,并战功赫赫的年轻军官。 上海战事吃紧后,为了专心抗战,他将妻儿送回了广州老家,却没承想,此次分别却成了夫妻俩的永别。 1937年10月,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鬼子激战了四个昼夜,自此一战成名振奋了民族士气。 也正是这场战斗,让他成了鬼子和汪伪汉奸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心里不快。 战斗结束后,谢晋元率领余部退进了租界,日伪军虽然明面上不敢有所动作,但是暗中的刺杀活动却从来没有断过。 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了孤岛,有人好心劝他,可以借助租界当局的保护,悄悄潜离上海。 但谢晋元却婉拒了对方的好意,仗剑直言:“我团奉命撤退,当光明而来,亦正大而去!” 然而,汪伪汉奸对谢晋元劝降利诱不成,又生歹意,收买了他手下的郝鼎诚等4名叛徒,趁其不备展开刺杀。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刺身亡,时年36岁。 谢晋元牺牲后,社会各界纷纷哀悼,蒋介石赞誉其为“精忠贯日”,追授陆军少将军衔,并向遗孤凌维诚母子发放了5万元抚恤金。 毛主席也盛赞谢晋元,称其为领导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民族革命的典范”。 不过,自从谢晋元牺牲后,谢家老小的担子就全都落到了凌维诚一个人的身上。 国民党政府给的那点抚恤金,只够在谢晋元的老家买三亩地,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凌维诚没有办法,经过多方辗转才找到了蒋介石。 但蒋介石的回应却令人哭笑不得,妄称国家战事紧张,经济上更是入不敷出,等抗战胜利之后一定给予多方照顾。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凌维诚却再也见不到蒋介石了,只得兜兜转转找到了宋美龄。 宋美龄的回复很漂亮,答应一定帮忙代为转达,但此后却没有一点消息。 抗张胜利后,凌维诚带着子女徒步了几个月,才从广州回到了上海,在父母的接济下艰难度日。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仅是她和孩子们的生活问题了,还有谢晋元留下来的几十名老弱残兵没有落脚的地方。 凌维诚挑起了这个担子,但是想了很多方法都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上海解放后,陈老总出任上海市的市长,凌维诚给陈老总写了一封求助信,谢晋元将军的遗孤和一众老弱残兵,才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从此在上海有了落脚和生活的地方!
1949年,一名中年妇女的信,引起了陈毅师长的重视,亲自下发了秘四字第589号指
猫爷进渔场
2024-05-31 20:13:0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