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分配到企业的理工科毕业生对养老金有意见,不可以理解吗? 先看看一组2021年的数据: 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为:784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为:2987元/月。 而2022年的数据分别为: 8154元/月、3104元/月。 很明显,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在拉在。 看完这两组数据,评论区马上会有人评论说:“你有本事你也考”“别人刻苦读书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当下,体制内外的退休老人,养老金差距大的原因,其实是缘于制度设计。 企业职工比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多缴费20多年。可在企业的,按实际缴费计算退休金。在机关事业单位的,长期不缴费,则有更高的视同缴费系数,导致体制内外养老金差异巨大。 而这用“你有本事你也考”,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而对此意见最大的群体,非当年被分配到企业的理工科大学、大专、中专毕业生莫属,他们难道不努力吗? 当年,分配到企的大学生可都是学霸、天之骄子,甚至大专生、中专生也都是当时的佼佼者。 他们当时也都是国家干部身份,但改革之后,在企业的被取消了国家干部身份,职称也与养金没有任何关系。在机关的则转为公务员。 他们读书时间长,可多出来的读书时间,却不算工龄,可上山下乡的知青,下乡的时间却算工龄,在职读书也算工龄。 而与他们同等学历、资历的,同时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比他们高出好1、2倍乃至更多,丧葬抚恤金,一个是20或40个月,另一个则只有9个月,甚至养老金都比不上普通工人,这怎么能让人服气呢? 对此,还会有人说,当时企业效益好,大学生都想去企业,那么,我就想问了:你知不知道当时的大学分配政策?难道大学毕业生想上哪个单位就去哪个单位吗?企业效益好?所有的企业效益都好吗?放弃机关单位工作调去企业的又有多少?不能说没有!但想从企业调到机关的恐怕更多!80年代中期之前我不清楚,但至少从80年代后期开始,大学毕业生都愿意分配到机关。 尽管不满意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当年被分配到企业的理工科大中专毕业生,对养老金分配机制有意见,完全可以理解吧? 一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不如一个机关单位看大门的,用努力岂能解释得通,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当年被分配到企业的理工科毕业生对养老金有意见,不可以理解吗? 先看看一
命难违运事
2024-06-04 15:45:38
0
阅读:138
用户11xxx69
关键是计发办法是谁设计的。
用户14xxx22
对,怎么没砖家出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