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一周,大盘震荡回调,沪指接连失守60日均线、半年线两大重要关口,三大指数单周跌幅均超1%,两市成交量维持在7000-8000亿上下。
上周,北向资金整体净流入53亿元。分行业来看,公用事业、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整体净流入均超10亿元。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整体净卖出额均超10亿元。
复盘来看,沪指自5月20日触及3174点高点后,便一路震荡回落,区间跌幅已超百点。那么,指数因何持续回调?节后行情又该怎么看?
近期市场延续弱势,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主要在于,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开始发力,小微股、问题股以及ST股纷纷遭受重创,加剧了市场的避险情绪。
不过,退市风险对于大盘而言更多是情绪冲击,并非主要矛盾。长期来看,加大退市力度有助于加速市场优胜劣汰,改善资本市场供需格局,强化价值投资理念,夯实指数的慢牛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监管层发声之后,微盘股、小盘股已迎来超跌反弹,说明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释放的比较充分。
外部来看,近期美国收紧中国新能源出口政策,导致创业板出现调整。预计在美国大选期间,贸易摩擦升级将成为常态,部分出海优势行业以及龙头公司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后市需要警惕相关风险,但暂不构成主要矛盾。
另外,欧央行6月降息落地,但会议基调整体偏鹰,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回升,美元指数大涨,这些预计会对国内汇率和宽松政策带来一定的掣肘。不过,市场此前有一定预期,目前来看仅是情绪绕扰动项,也不是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