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女子,叫了一辆5:40的网约车去机场,结果司机晚到了8分钟,导致女子错过了最后登机时间,最终不得不花2400元改签,女子认为,要不是司机晚到8分钟,她根本不会误了登机时间,故向司机索要赔偿,而司机认为,女子只给自己留5分钟登机时间,这是极限赶飞机,活该误机。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北青网 2024年6月6日 关于《约车“极限赶飞机”?合同也有“不能承受之重”》的报道,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一天清晨,吴青梅匆匆忙忙地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机场,作为一家外企的业务主管,她经常需要前往全国各地出差,对于这种频繁的奔波,吴青梅早已习惯。 吴青梅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有着独特的把控方式——把每一个环节都卡得精准无比。 5:40她预约好的网约车司机应该准时到达小区门口,5:50准时出发,途经市区交通状况良好的情况下,6:10可顺利抵达机场;办理值机手续只需5分钟,6:15她就能安全通过安检,有条不紊地步入登机通道。 可就在这一切都被精心安排好的时候,一个细微的意外,却让吴青梅的行程节节受阻,最终导致她与飞机擦肩而过。 一切从网约车迟到开始,5:40一到,吴青梅便紧盯着手机,可直到5:48分,她才终于看到网约车缓缓驶入小区,吴青梅气呼呼地拖着行李箱上了车。 因为车子的迟到,吴青梅显然已经无法按原计划赶在6:10之前抵达机场,不过对她来说,只要能在6:15前到达,仍有那么一线希望,于是她连忙让司机师傅开足马力。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顺利,由于一处道路施工,两人遇上了堵车,车陷入路面拥堵中无法前行,吴青梅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6:25分,两人艰难抵达机场。 吴青梅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狂奔至值机柜台,却被工作人员告知,登机手续在6:20就已经结束,就因为5分钟的时间差,她失去了搭乘这班航班的机会。 更糟糕的是,由于航班客座率较高,她只能被迫选择改签其他时间航班的办法,一口气多花了2400元的费用。 怒火中烧的吴青梅决定讨回公道,她将矛头直指网约车司机,认为如果不是司机晚到8分钟,她原本完全可以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登机手续。 于是吴青梅向网约车平台申诉,希望能够追究司机个人责任,要求其支付2400元改签费用的全部费用,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调查结果出乎意料——平台决定退还18元车费,并支付100元少许补偿金,却拒绝支付全部改签费。 吴青梅愤而将此事投诉至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寄希望于监管部门能为自己伸张公道,不过,在多方权衡之下,保护委员会作出了耐人寻味的评判。 他们认为,虽然网约车司机确实存在8分钟的迟到行为,触犯了应当按时接送乘客的义务,但同时吴青梅自身对于时间控制过于死板,给自己留出的5分钟办理登机手续的空隙,很明显太过紧张。 毕竟,国内航班通行做法是提前45分钟截止办理登机手续,而建议最佳做法是至少预留90分钟才能从容赶上,吴青梅把办理登机的时间卡在仅剩5分钟的狭小空间里,实属"极限作业",如有任何微小闪失,都将付出失机的代价。 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造成吴青梅这次损失的因素并非个别,司机迟到和自身时间把控不当,都是铸成大错的重要原因,单单要求网约车一方承担全责,缺乏合理性,各方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本着风险分担的原则,合理承担各自应尽的义务。 就这样,吴青梅虽然没能如愿将损失全部转嫁,但通过当地保护委员会的评判,她也意识到了卡点办事的危害,这对于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许是个重要启示。
四川一女子,叫了一辆5:40的网约车去机场,结果司机晚到了8分钟,导致女子错过了
小加娱的史书
2024-06-11 16:27:03
0
阅读:77
这我知道
在高铁站一路狂奔的,几乎都是女士,无论老少
网络不能实名制
为啥要退18元车费和100元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