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胡嘴还硬不硬
今天过节,祝大家端午安康,诸事顺遂。
休假本不想写的,突然脑子里浮出前几天的股市奇闻,就随便聊几句,仅当娱乐。
这家上市公司,为避嫌,简称其为ST康,做光伏电池的,细数ST康有哪些吊炸天的骚操作。
1,堂而皇之忽悠投资者。
二月份,投资者问康康(未ST前),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是否有ST的风险?康康回应,根据深交所上市规则,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
二月份,康康公告六个月内将增持股票,金额1-2亿,价格不高于3.5/股。
结果投资者万万没想到,4月29日康康被官宣ST,几个月过去了ST康也没增持一股,全是忽悠。
自被ST开始,停牌一天叠加五一假期,5月6号开盘即开始连续跌停,到今天端午节前,ST康股价已遭25个跌停板!
25个跌停板按每天跌5%算,概率论还没还给老师的可以算一下亏了多少,我估了下,闷在里面的28万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等机构)到今天为止起码亏掉了73%。
股民手上可能还剩下27%,100万进去,到现在还剩27万。
这就完了?
没,远远没有。
开盘即跌停,28万股民跑都跑不掉,因为没有接盘的。而这25个跌停板,股价已经连续10多天低于一元、跌至5毛以下,而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就触及退市了,换句话说,哪怕后面几天天天涨停也必然涨不到1块钱,ST康退市几乎是板上钉钉。
前些天有三只退市股票创了记录——退市圆城、退市碳元、退市同达,这三只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三只票当天出现暴跌,分别跌去98%、79%、80%。
ST康的投资者历经25个跌停板渡劫后,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还得再闯“退市整理期”这一关。
前面25个跌停板,100万进入还剩下27万,哪怕后面不跌不涨,但在退市整理期第一天也极可能再遭暴跌,如果再跌个90%以上,那剩下的27万就只剩2万来块,如果当天跌到99%,那就只剩2千多块。
到这就结束了?不论2万还是2千就能拿出来了?
别闹,还没结束呢。
退市整理期总共15天,第一天不设涨跌幅,后面涨跌幅是10%,这时候要是有人接盘,不论2万还是2千,能卖掉就是幸运。但现在壳子那么多、严退市是铁了心了,极大概率还是跌停为主。
最后这些退市股会被扫进老三板,还得另外开通权限才能交易,至于有没有接盘侠,看运气吧。
到这里,一个踩了巨坑的投资者才算是真正到底部了。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老胡说的话——我不卖,他就割不着我。
不知道老胡现在还有没有种说这个话,踩到这种股票,能卖得掉我都算你牛逼。
至于割不着你?这尼玛都不是膝斩,这都割到脚底板了好嘛,你胡百万进去,铁定也是胡白劳出来。
老胡现在也不说话了,我是真的想怼回他一句,你去接个盘,不用多,2万块,看看最后还能不能剩下200块。
2,变相“掏空”上市公司资金。
实控人通过供应商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18年占用了18亿,2019年占用了20亿,总的累计占用44个亿,并且还通过溢价转让部分房地产给爱康科技来获取现金。
3,疯狂为关联公司担保,能借多少借多少。
公司看起来正常的时候,信誉好,为关联公司担保就能借到钱。
截至被ST前一刻,ST康及控股子公司累计对外担保额度90.64亿元,实际发生金额上限为65.66亿,占最近一期净资产的323.29%,担保余额35.98亿,占最近一期净资产的177.15%。
换句话说,期间借了还、还了借,最终没还完的借债还接近其净资产的2倍。
说难听点,这不是资不抵债,什么是资不抵债?!
但最终,能用信用借的款,ST康实控人已经借了个遍。
4,清仓式减持,除了质押借款的不能减持,剩下的几乎减持套现完。
从2011年ST康上市之初,姓邹的家族合计持有约43.6%的股份,2017年到2022年大股东不断减持,套现20.54亿。
不能减持的是因为股票被质押贷款了,一股都没浪费。
质权方,例如杭州某小额贷款公司、杭州某金控等,这下也全栽进去了,质押在手上的股票快变成废纸了。
从搞钱这一块就能看来,背后实控人压根就没想真好好做企业,一遍疯狂减持,一遍疯狂用利用项目名义借钱,信用担保借不到就用股票质押借钱。
反正就是要把钱搞到手。
前两天ST康各地公司宣布临时停产停工、复产时间不定,其杭州总部更是一夜之间人去楼空,连办公电脑都被薅走了。
结合来看,ST康实控人之前清仓式减持,疯狂借钱,压根就没打算还啊!
4月底这家上市公司被赋ST,原因是23年度审计报显示其连续三年净利润是负的,而且会计师对其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和内控否定意见。
换句话说,这都几乎明摆着告诉监管,这家企业问题一大堆,你们看着办。
但监管来的还是太缓慢了,继赋ST后,连续跌约20个跌停板深交所终于下发关注函,原因是之前投资者问康康是否会被ST而康康直接回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违了规。
现在ST康已经跌了25个跌停板,极大概率会一跌到底,股票变废纸不是梦。
被埋在里头的近28万投资者,有大批散户还有各路知名大机构。
除了被埋的投资者,之前为招商将这家劣迹斑斑的公司及实控人奉为座上宾的地方,各种前期投资和优惠怕也被薅的不轻。
而本来给劣迹上市公司赋ST甚至强制其退市,是制裁上市公司的。
但现在最受伤的却变成广大投资者!
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看到这些不禁要问: 到底是在保护谁啊?!